16版:光影记录

识别网络购物诈骗套路

(2025年06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近,泡泡玛特旗下的玩偶LABUBU火爆全网,在线上线下掀起抢购热潮,不少年轻人凌晨到线下门店排队,只为抢一个LABUBU玩偶。这个玩偶的火爆也引来了不法分子的觊觎,他们利用粉丝的热情和官方渠道“一娃难求”的现状布下陷阱。为此,我市警方介绍几种常见的“虚假购物诈骗”,并作出安全提醒。
□本报记者 王晓萌
  真实案例
  近日,外省消费者张女士在某平台上看到有人出售整盒的LABUBU,由于其很喜欢LABUBU,未能在官方渠道买到。一时心动不已的张女士当即给对方发私信,在对方提供的App平台上下单购买了整盒LABUBU。原本以为过几天就可以等到心爱的LABUBU,结果张女士次日登录App查看物流时,发现此平台打不开了,当即询问对方,发出去的消息却“石沉大海”。
  警方介绍,张女士遇到的是典型的“虚假购物诈骗”。在虚假购物诈骗中,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信息,通常以“高质低价”“盲盒购买”“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等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与其私下交易。待受害人付款后,诈骗分子就失联或将受害人拉黑,受害人根本收不到约定的商品;或以加“缴纳税费”“缴纳手续费”“交定金”等理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
  
  常见“代购”诈骗陷阱
  诈骗陷阱一◥ 先付款后下单,虚假代购骗取资金
   一些不法分子在社交媒体及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LABUBU3.0前方高能”的低价代购信息,谎称有内部渠道可以帮忙预订商品。然而由于玩偶抢手缺现货,需要用户进行“提前确认收货”操作,使货款直接进入其账户,之后才会帮忙下单。
  之后不法分子会编造谎言,称预订后会向用户提供下单记录和付款截图。一旦用户轻信并支付货款,不法分子在收到款项后,便会消失,或者提供虚假的订货单截图,进一步欺骗用户。
  
  诈骗陷阱二◥ 不明App交易,资金安全无保障
  一些不法分子谎称其正规交易平台上的账号不方便收款,引导买家下载来源不明的App进行交易。
  一旦用户下载不明App,就会被盗取个人信息。不法分子还可能伪装成正规交易平台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信息,从而盗刷资金,造成用户大量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
  在网上进行交易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并仔细核实商品信息和卖家身份,选择有第三方交易保障的平台交易。
  对异常低价商品提高警惕,对跳过平台私加QQ、微信的卖家一概终止交易,更不能随便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
  建议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高质低价商品私下交易要当心,对于网上发布的不符合常理的广告信息,一定要谨慎交易,不要轻易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