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正承受着这样难以启齿的尴尬——压力性尿失禁。潍坊市中医院泌尿外二科的孙樱菲表示,这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产后宝妈及中老年妇女中尤为常见,临床上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引发原因
许多女性在大笑、打喷嚏、咳嗽、慢跑等过程中,出现尿液不受控制流出的现象,这就是压力性尿失禁。正常情况下,盆底肌肉和尿道结构共同维持控尿功能,一旦这道“防线”出现问题,就容易引发压力性尿失禁。孙樱菲解释称,可以将膀胱想象成一个装满水的倒吊气球,以手卡住气球颈部,手相当于盆底肌,气球的颈部相当于尿道,共同防止尿液流出。当给予气球强大的挤压力,使得上方的压力大于底部的闭合压力时,就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引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向下的压力过高,主要与慢性咳嗽(肺病、哮喘、吸烟)、肥胖(体重指数BMI>30)、慢性便秘等可致腹压升高的因素有关;二是闭合压力过低,即盆底括约肌功能不全,主要与分娩时会阴侧切或裂伤损伤盆底肌肉神经等组织、剖腹产及子宫手术损伤支持膀胱的肌肉韧带有关。
此外,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更年期的到来使得体内雌激素水平直线下降,对膀胱、尿道功能的维护能力下降,使得绝经后漏尿发生率变高。分娩造成女性盆底肌损失无力引起的盆底器官脱垂,可压迫尿道引起尿道过度移位,使正常盆底结构发生改变,影响膀胱的正常储尿排尿功能,也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一大原因。
如何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可以早期预防,也是可以被控制或治愈的,不同类型的尿失禁治疗方法不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预防和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①减重:腹部脂肪的累积会导致盆底肌承受的压力增高,是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减轻5%-10%体重,尿失禁发生的次数可以减少50%以上。
②戒烟控酒:烟草中尼古丁会刺激膀胱不稳定性收缩,吸烟可干扰胶原合成,还容易引发激烈和频繁咳嗽,增加腹压,增加尿失禁的发病率。饮酒的女性发生尿失禁的风险高于不饮酒女性。
③减轻腹压:纠正久站、久蹲等姿势,避免超强负重体力劳动以及剧烈的体育运动,并积极治疗慢性咳嗽、慢性便秘等导致腹压慢性增高的疾病。
④膀胱训练:预设排尿的时间,并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控制膀胱过度活跃,从而增加膀胱的容量来降低漏尿量。
⑤盆底肌训练:在女性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会造成盆底肌的韧带松弛,加上生产的过程中对盆底肌的创伤,容易造成生产后盆底肌受损,使得漏尿概率提升,所以女性产后要及时做盆底康复训练。凯格尔运动对盆底肌的修复有很好的效果。训练时取平卧屈膝位,放松全身肌肉,不要屏气,可以收缩阴道和肛门肌肉并保持5秒,随后放松休息5秒-10秒,如此反复,每天做三次,每次15分钟,每周做3天-5天。这样循环往复的锻炼对盆底肌的修复大有好处,能有效缓解产后漏尿现象。
2.人为干预
①保守治疗适合轻中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可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如磁刺激、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盆底肌筋膜手法、阴道哑铃家庭康复器等,还有射频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佩戴子宫托、药物治疗等。
②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有三种: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三环抗抑郁药和雌激素补充。
③保守治疗不理想的中度或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手术为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断悬吊带术、阴道前壁修补术等。
孙樱菲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女性一定要重视盆底检查,不要有“尿失禁是产后正常现象”“年纪大了尿失禁是在所难免的”诸如此类的认识误区,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是可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加重的,越早干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