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特别报道

09版:人文潍坊

11版:胶济铁路旧事

12版:胶济铁路旧事

15版:胶济铁路旧事

◎相关链接

(2025年05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鸿裁
  高鸿裁(1852-1918),字翰生,一作翰声。潍县(今潍城区)西关人。受家庭熏陶,自幼胸襟旷迈,不屑世俗利禄之学,早年出游京师,曾聘其为史馆编修,不久便辞去。好古文,嗜金石,既长益笃。曾得于濂芳所藏汉魏古印,集“齐鲁古印捃补”1卷,后专心古砖瓦收藏与研究。1887年,从河南得汉时祠壁一砖,共12字,曰:“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遵著《上陶宝砖瓦文捃》12册。
  他精研汉学,且好藏书,先世即有藏书,他更留心于史籍和地方文献,凡奇编秘函、宋雕元刻,不惜巨资予以搜罗。凡宋元版本及秘抄禁书均刻意搜求,达3万卷,分经、史、子、集、丛书、类书6类。仅购收山东府州县志有120余种。编印有《辨蟫居藏书目》,同邑学者宋书升为之撰有《辨蟫居藏书记》。与当时海内藏书名家如徐坊、陈介琪、罗振玉、缪荃孙、王懿荣、孙葆田等人交谊颇多。他曾参与襄校《山东通志》,在京任史馆编修。晚年生活困顿,所藏之物陆续售出,罕世之汉砖被日本人秘藏盗运出国。著有《上陶室砖瓦文》《历代志铭征存》《齐鲁遗书十八种》《齐鲁古印麇补》等。与人合撰有《山东金石志稿》。
王献唐
  王献唐(1896—1960),日照人,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文字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与印学专家。他学识渊博,二十几岁时就在山东地区崭露头角。王献唐一生学术,远绍乾嘉诸儒,近承清末名宿,益之以现代科学观念,辅之以实地勘查,集目录、版本、校雠、训诂于一身,熔文字、音韵、器物、古史之学为一炉,在诗词、书画、篆刻方面也深有造诣,一生著述之宏富,领域之宽广,治学之严谨,成就之巨大,令人叹为观止。著述总计逾千万字,还有大量的书法、绘画、篆刻作品传世。他还是著名的收藏家,古籍、碑帖、青铜器、字画等鉴定家,一生经眼之古物数以万计,许多人辗转托友请其鉴定,现在拍卖市场上带王献唐鉴定题跋的古籍、碑帖、字画,远高出市值。至今保存在山东博物馆的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古陶砖瓦、封泥古钱等的很多标签尚是王献唐墨迹。他被赞为“山东省近几百年来罕见的学者”,也被山东学界誉为“一代宗师”“国学大师”“山东学界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