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平
那天,朋友攥着手机的手指关节泛白,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照片在他眼前跳动——青春张扬的自拍照、孩子牙牙学语的萌态、阖家欢聚的笑脸,还有山川湖海间的欢乐剪影……当他滑动到最后一张,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哽咽得像被砂纸磨过:“你看,这里面有一千张风景,却没有一张属于我妈。”
原来,朋友的母亲一辈子守着老式按键手机,连触屏都不会用,更别说自拍。从前总觉得父母的白发是慢慢生长的,拍张照片不过是举手之劳,随时都能补上。谁能料到,生命的列车竟会在某个寻常的清晨突然转向,从此天地间再无那个熟悉的身影,连一张能寄托思念的照片都难以寻觅。朋友的泪水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的水渍像极了他破碎的心。
朋友的故事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扎进我的胸口。我颤抖着打开自己的相册,一千多张照片在指尖流淌,却只有寥寥两三张捕捉到了父母的身影。那是给孩子拍照时,他们不经意间闯入镜头的模样——佝偻的脊背、慈祥的笑容,在画面边缘默默充当着配角。而相册里,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都被我精心收藏,我却吝啬得连一个完整的镜头都没留给日渐苍老的父母。愧疚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眼眶不自觉地湿润了。
回家的路上,暮色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仿佛能延伸到过去的岁月里。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爱人和孩子时,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爱人轻轻握住我的手,声音温柔而坚定:“爸妈的白发长得比我们想象中快,这些照片不是普通的影像,是时光的琥珀,是未来我们能捧在手心的思念。”儿子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说:“等我长大了,想爷爷奶奶的时候,就看看照片,就像他们还在我身边一样。”
从那以后,相机的快门声成了家里最动听的乐章。春日的公园,父亲教孙子放风筝,春风撩起他稀疏的白发,我迅速按下快门;夏日的厨房,母亲系着碎花围裙包饺子,褶皱里藏着她满满的爱意;秋日的街道,老两口手牵手挑选橘子,相互搀扶的背影让落叶都变得温柔;冬日的客厅,一家人围炉夜话,父母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幸福……我们不再执着于构图和角度,只希望用镜头定格那些最真实、最温暖的瞬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里的照片文件夹越来越多,我们精心分类整理,像守护宝藏一样守护着这些珍贵的记忆,还制作了精美的电子相册和影集,配上轻柔的音乐和温暖的文字。每当把照片发给父母,手机屏幕上总会立刻弹出他们的语音:“哎哟,拍得真好!”视频通话里,他们对着照片笑得合不拢嘴。
给父母拍照这件事,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它是我们对父母深深的爱,是孝心的具象化,更是我们与时光赛跑的见证。快门每一次按下,都是在告诉父母:你们的每一个瞬间,对我们来说,都是最珍贵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