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时间建成的小区,已经慢慢地变成了我们口中的老旧小区。同时,一些老旧小区消防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加之居民防火意识不强,极易引发火灾。那么,老旧小区存在哪些火灾安全隐患?如何预防?对此,我市消防部门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王晓萌
常见火灾隐患
消防设施维护不善
老旧建筑年代久远,建设时期的相关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较低,缺少配套的消防设施。部分装有消防设施的建筑由于维护不善也存在老化、破损的情况。
私自乱搭乱建
老旧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居住人群的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一些人为了图一己之便,在楼前楼后的绿化带或建筑楼顶搭建简易棚堆放杂物,给消防安全带来很多隐患。
占用消防通道
老旧小区的单元门口和楼道内杂物乱堆乱放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并且这些可燃物堆积,本身就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此外,很多老旧小区的消防通道上停满私家车,导致发生火灾时,消防车无法通行。
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老旧小区内的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家中出现消防安全隐患如不能及时整改,就会成为引发火灾的导火索。
预防措施
严禁使用易燃可燃的泡沫夹芯彩钢板搭建阁楼、夹层,不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装修。
不得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金属栅栏等障碍物,如需设置的,应设置易于从房间内部开启的逃生窗口。
定期检查家中的各种电器和线路,电气线路要按照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穿管保护,不超负荷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更换保险丝时不要用铝丝、铜丝或者铁丝。特别提醒的是,超期服役的电器要及时更换。
不卧床吸烟,未熄灭的烟头不要乱丢。如果做饭时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离开,一定要记得关闭炉灶,做饭结束后一定要关闭气源、火源。
及时清理家中的垃圾、杂物。地下室、屋顶平台、家中阳台、小区楼道等区域,不得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车辆严禁乱停乱放堵塞消防通道。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严禁在建筑内的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电动自行车应在小区充电棚内充电,且每次充电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
自觉维护消防设施,发现老旧小区内消防设施丢失或者损坏的,应及时向物业、社区等反映。
物业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加强消防宣传,帮助老人定期检查隐患,维护好小区消防设施,同时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