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刘诗诗和张云龙领衔主演的东方侠情群像剧《淮水竹亭》在爱奇艺收官,燃情的少年成长故事、利落的打戏都收获了广泛热议与关注。当刘诗诗饰演的东方淮竹手持法宝青笛立于竹林深处,衣袂翻飞间折射出的不仅是角色清冷坚韧的气质,更是一幅流动的东方美学画卷。
聚焦传统侠义精神
巧妙嵌入中国神话故事精髓
东方淮竹带妹妹东方秦兰到客栈避雨,不曾想误入妖穴,导致秦兰被掠走,正是斗法激烈的时候,带着滑稽笑脸面具的“面具剑仙”携面具团登场。为了救出妹妹,淮竹与面具团老大联手大败毒皇,一战成名。
剧集开篇,《淮水竹亭》精准把握“侠义”这一内核,通过环环相扣的冒险故事让观众随剧情的起伏牵动心绪。无论是路见不平的挺身而出,还是携手抗敌的侠肝义胆,都能触动人们内心对正义与勇气的向往,成功引发年轻人共鸣。
在聚焦传统侠义精神的同时,该剧还把中国神话故事精髓巧妙嵌入在故事的起承转合之中。一方面,剧集在设定上构建了一个具有完整世界观的奇幻世界,确保观众对该剧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另一方面,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节铺陈,呈现出个性鲜明的少年群像塑造,让观众随角色体会人物成长弧光。从不拘小节、英气飒爽的东方淮竹,到外冷内热、心怀天下的王权弘业,再到天赋异禀、身负家族使命的杨一叹,乃至反派也不无情义的百目妖君……这些角色所展现的侠义精神,与古老神话故事精髓相呼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价值观的积极探索。
剧情围绕东方淮竹与面具团结识后如何拼尽全力守护正义与和平展开。正如由世家二代组成的面具团的建立初衷——“守护人妖和平,维护公平与正义”,当世家二代以新姿态跳出身份桎梏,戴上面具携手对抗邪恶力量,他们不再只是各自家族中的继承者,而是成为真正的勇士,守护这片土地的和谐与安宁。正是巧妙地将成长叙事融入志怪世界,借妖异之事映照人心,《淮水竹亭》能引发年轻观众对人性善恶、光明正义的思考,展现出创作者对至善至美的追求。
大量竹林元素
构建中式古典美学意境
以宋代美学为基础,《淮水竹亭》致力于为观众带来雅致、淡泊、自然之感,从而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剧中“竹子”成为传统文化符号的具象载体,不仅用于服装、发饰等人物造型涉及方面,更以大量竹林元素,构建出值得称道的中式古典美学意境。从东方家族居住的神火山庄,到淮竹与弘业初次相约的淮水竹亭,再到淮竹嫁入的王权山庄竹林后院,无处不是绿竹环绕。有网友感慨,这一刻,清雅不失绮丽的烟雨江南朦胧感被具象化了。
此外,剧集还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民间艺术提炼出来,用于服装的纹样、头饰的造型、配饰以及空间置景中,使得全篇中国文化氛围萦绕,观众得以沉浸式徜徉于中式古典美学画卷。比如作为圈外的主要场景,黑苦情树的造型就借鉴了五代宋初画家李成的《寒林平野图》,高大怪异的黑苦情树伫立于天地之间,根系蔓延在怪异嶙峋的焦土之上,金色邪魅的黑狐之眼游离聚散,其扭曲繁杂的枝干向着四周蔓延,亦如人们心中潜藏的不安与躁动。
剧集在打斗交手与奇幻画面的设计上也极具古典意韵,神火与剑光裹挟着特效纵横,特效与招式融合,既有传统武侠的利落,又用各种奇幻元素将视觉冲击力拉满……不少网友表示,“集体开大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绝”“面具群像好燃,打戏也好带感”。《淮水竹亭》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故事表达呈现出古风今韵的全新样貌,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个充满奇幻的故事世界。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