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6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昌乐驿馆酒与词

(2024年12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建霞

  去昌乐,恰逢秋雨,朋友一手撑伞,一手指着前方告诉我说,距离我们所在不远的地方,就是过去通东莱的官道,当年李清照去莱州探望夫婿赵明诚,就从这里路过。听着朋友的讲述,凝视着雨雾中朦朦胧胧的远处,想起李清照写在昌乐驿馆的那首《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我仿佛穿越时空,与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对话。
  品咂李清照的这首词,感受她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才华,感受那个时代女性的柔情与坚韧,我仿佛置身于风起云涌的宣和三年,对那首妙手偶成的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公元1121年的那个秋天,萧瑟的秋风,夹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吹拂过逶迤婉转的丹河。河之畔,一波三折,远处昌乐故城在暮色中若隐若现。驿馆的门扉轻启的刹那,行者过往的足迹踏过门槛,犹如历史的低语在耳边回响。不久,黄昏的雨中,一名女子孤身只影,独坐于馆中,一口一口地寂寥地品着清酒。雨中,古城斑驳的影子和驿馆中朦胧摇曳的灯火遥相呼应,勾勒出一幅古朴而遥远的画面。
  雨滴敲打着寒窗,低沉的声响与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于这个夜晚的宁静和诗意。
  一个人和一座城的结缘来得那么机缘巧合。
  因为一场不期而至的秋雨,李清照得以和昌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就连她自己也想不到吧,因为一场秋雨的挽留,自己在这座古城的驿馆中,随手写下的一首词,会成为流传千古的传世佳作。而昌乐驿馆,这个见证了她情感起伏的地方,也因她的笔墨而名垂千古,留存史册。
  沉浸在想象之中,仿佛这位婉约派的女词宗,此刻正独自坐在近千年前昌乐驿馆的一隅。她身着素衣,消瘦的面容略显憔悴,那双如宝石般的明亮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悲欢离合、所有酸甜苦辣……窗内,孤影寒灯;窗外,冷风细雨,夜色如墨。淅淅沥沥的秋雨,打在木格窗棂上,轻微的声响,仿佛在为一颗伤感的心伴奏。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形单影只,无依无靠。两年前,她的公爹赵挺之遭受不白之冤,最终得以洗清冤屈,重获清白。她的丈夫赵明诚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旅程,后又从京城出仕莱州。丈夫离开后,李清照独自一人滞留在了青州,度过了将近两年的孤独时光。这段时间里,她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和忧愁,无数个夜晚,她凝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痛苦。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煎熬,她终于下定决心前往莱州,与丈夫团聚,结束这段漫长的分离。
  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她踏上了前往莱州的旅途。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让她在启程不久后,不得不停留在昌乐,寄宿孤馆……
  恍惚的瞬间,贴心的丫鬟轻手轻脚地递上了一壶散发着温暖气息的美酒。李清照伸出纤细的手指,接过那壶温热的琼浆,感受着手上传递过来的温度。随着酒液的流动,一股沁人心脾的独特酒香和温暖蔓延开来,仿佛在空气中编织出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围裹。
  她轻抿一口,酒液先是在她舌尖上跳跃,然后缓缓滑入喉咙,带来些许的安慰。尽管酒香四溢,但她的心中却依旧充满了不安和忐忑,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头。她凝视着远方,一杯温热的酒,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一段迷雾笼罩的前程……此刻的她,只能依靠这杯温热的酒,暂时安抚那颗焦虑不安的心,希望自己能够在迷雾中找到一丝丝光明。
  温热的酒,不仅满足了李清照的品酒雅趣,小女儿的情态更是在她的心中激起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她轻抚着酒杯,仿佛能感受到那些逝去时光的温度,以及与爱人共饮时的欢声笑语。酒香中,她似乎又回到了那些温馨时光。那时的他们,无忧无虑,云淡风轻,不问尘世。然而,现在只有自己孤行在他乡,对着一杯温热的酒,独自品味着那份孤独与哀愁。
  酒的温度烘烤着奔涌的情感,在李清照的心中,已经燃起了一团火焰。那是创作的火焰,是灵感的火焰,是与这座古城结缘的火焰。只是她不知道,从今往后,她的生命将与这座城紧密相连,她的诗篇将与这片土地共同流传。
  内心情感在奔涌、交流与碰撞,直达心底。酒香与夜色交织,为她增添了几分灵感与微醺。酒杯中的液体轻轻晃动,映照出她那张略显疲倦却依然美丽的脸庞。思绪随着酒香飘散,回到了那个曾经让她欢笑、让她难忘的青州。
  隔着一杯酒,白日里刚刚和姐妹们别过的一幕,似乎已成了遥不可及的回忆。她轻轻地举起酒杯,将散发着香气的酒浆送入口中。那酒,带着几分辛辣、几分甘甜,仿佛是她人生命运的写照。
  她想起了与可亲可爱的小姐妹们共度的时光,那些深夜里无尽的谈心与欢笑,寒凉的夜晚多了些许温暖。丈夫重新出仕后,是她们的陪伴让她有了可以停靠灵魂的港湾……一起赏花、品茶、作诗,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然而,如今一别,倒是去了夫婿的身边,可待在青州的日子一定少了,和小姐妹们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呢?想到这里,她的心中涌起一阵伤感,泪水不自觉地滑落,滴在酒杯中,与酒水融为一体。
  窗外的秋雨绵绵,仿佛也在为她担忧发愁。那雨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与她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她轻轻地叹息一声,提笔在纸上写下心中的感慨:“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酒的醇香仿佛激发了她的灵感,她的笔触变得细腻而深情,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她的体温和酒的香气,诉说着她对姐妹们的思念与不舍。
  笔尖流淌出的不仅是墨水,更是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厚此薄彼,人生就是一个不停做选择题的过程,而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带来新的开始和转变。
  昌乐驿馆的停驻,将成为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她将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李清照在酒的陪伴下,似乎找到了面对未知旅途的勇气。
  夜深了,雨声在耳边回荡:嘀嗒,嘀嗒,嘀嗒……她轻轻地闭上眼睛,让心灵在这宁静的夜晚中得到净化。
  驿馆中一片寂静,纸上的墨迹新鲜。放下笔,李清照走到窗前。她谛听着窗外的雨声,心中多了一份宁静。
  时间也在这一刻凝固。
  在昌乐驿馆的那个夜晚,李清照将她的情感与才华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昌乐”二字,自此融入宋词之中,不仅成为地理上的标识,更成为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
  昌乐,这片古老的大地,也记住了一位女子的才情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