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春晖
12月21日,潍坊日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重点打造的“趣学英语”栏目顺利录制,选手们用自信饱满的姿态,流利自如、声情并茂的英语朗诵,展现了新时代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当天,选手杨奕萱带来了作品《Niangao,New Year’s Rice Cake》,她用英文介绍了年糕的来历和故事,语言生动自然,富有感染力。
选手张雨轩则带来了作品《Chinese Zodiac Signs》。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历史背景。张雨轩用英文讲述了中国十二生肖的故事,传播了中国民俗文化。
选手王雪锦馨带来了自己的作品《Yuan Longping》。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研究的杂交水稻累计已在我国推广约68亿亩,增产粮食6000多亿公斤,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品中,王雪锦馨用英文生动讲述了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的动人故事。她的英语口语流畅自然、情感丰富,表现亮眼。
选手栾祺惠则带来了作品《Zhajiang Noodles》,用英语介绍了中国传统特色面食——炸酱面的来历和故事,她的语言表达妙趣横生,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要去吃一碗炸酱面。
选手耿泽一带来了作品《Kite》,讲述了中国传统工艺品风筝的来历和故事,以及风筝和潍坊的历史渊源。潍坊风筝的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鲁国。据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只风筝诞生于潍坊地区。至明清时期,潍坊地区制作和放飞风筝的习俗尤为盛行。如今,潍坊风筝更是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技术革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耿泽一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把潍坊风筝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朗诵中满是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
当天的录制过程中,选手们在镜头前展现了扎实的英语功底、流利的口语表达和稳健的台风。选手们纷纷表示,参加“趣学英语”栏目录制,不仅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还培养了自信、勇敢的品质,收获非常大。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青少年儿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英语文化知识素养,让他们学会用英语展示自我、介绍家乡,潍坊日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今年打造了“趣学英语”栏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潍坊日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趣学英语”栏目为喜欢英语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选手们将英语学习从书本中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魅力、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欢迎全市青少年积极报名参与“趣学英语”栏目录制。
据了解,“趣学英语”栏目现面向全市青少年招募,喜欢英语朗诵、想在镜头前展示英语才华的同学及英语口才培训机构都可以报名参加。潍坊日报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将发挥好自身优势,为青少年搭建平台,提供更多展示机会,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感兴趣的青少年和培训机构可拨打电话0536-8196155、13792679829(李主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