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时隔50多年、跨越1100多公里、坐车21小时

她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烈士父亲

(2024年11月1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时隔50多年、跨越1100多公里、坐车21个小时,11月8日,辽宁大连的张学颜来到青州市烈士陵园,“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烈士父亲。父亲牺牲、母亲受刺激精神失常,她的回忆充满了苦涩。如今,终于找到父亲的安葬地,也算有了些许慰藉。
  此前,青州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发现陵园内安葬的一位辽宁籍烈士张恒玉,多年来一直没有人来祭奠过。10月28日,工作人员联系到一直致力于帮烈士寻亲的志愿者王帅康,希望可以帮助这位烈士寻亲。王帅康有一个帮烈士寻亲的全国志愿者群,碰巧曾经与里面一位辽宁志愿者有过交集,他便将这位烈士的信息发给了辽宁志愿者石晓东。
  石晓东帮助烈士寻亲也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他立即联系了相关部门,并且发动了更多志愿者,在第二天就找到了烈士女儿张学颜,并将张学颜的信息反馈给了王帅康。王帅康得知已经找到了烈士女儿十分激动,便立即电话联系张学颜,告知了其父亲安葬地信息。
  电话中,张学颜泣不成声,她说父亲牺牲的时候她才两岁,父亲去世后母亲受到刺激精神失常,50多年了家里人都不知道父亲的安葬地。“我要带着丈夫、儿子去祭拜父亲,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父亲了。”张学颜哭着说。
  得知父亲的安葬地后,张学颜激动得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她想着这么多年来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心里五味杂陈。找了这么多年,寻找父亲犹如大海捞针,却没想到山东和辽宁的志愿者一同助力帮她找到了父亲,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之情。
  张学颜在丈夫和儿子的陪伴下从老家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徐岭镇复兴村出发,于11月8日凌晨1时到达德州站,随后又从德州站到达青州站。
  张学颜的丈夫觉得妻子连夜赶车,加上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便劝她休息一天再去祭奠。但是张学颜却说她一刻也等不了。当天上午,烈士家属在王帅康的陪同下来到青州市烈士陵园,工作人员早已为烈士家属准备好了鲜花。当张学颜在英烈墙上看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时泣不成声。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大家一起来到张恒玉烈士墓碑前。
  张学颜一家人跪在墓碑前,张学颜更是号啕大哭,诉说这么多年的思念。“爸爸,这么多年你知道我多想你吗?我把妈妈照顾得很好,妈妈在2018年安详地离开了。”张学颜一边擦拭墓碑一边说着,并告诉父亲家乡这些年的变化,随后给父亲摆上了从家乡带来的水饺、面条、蚕蛹、大虾、桃子等,还有家乡的酒、水和土。张学颜从父亲墓碑旁带回一抔土,她说回去撒到母亲坟上,让父母“团聚”。最后,张学颜一家人还祭奠了与父亲一起长眠的革命先烈,并在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的主持下向烈士三鞠躬。
  张恒玉烈士1940年出生,1960年参军入伍,1969年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多次获得“五好战士”“二级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心愿已了,多年来的遗憾在此刻总算弥补,感谢志愿者的帮助。”张学颜说,此次前来潍坊总算有了一个圆满结局,她希望更多像她一样的烈士家属都能早点找到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