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16版:光影记录

“跑马”的中年男人

(2024年07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子健
  近些年,“跑马”似乎成了潮流,各式各样的马拉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即便这样,许多赛事依然是“一签难求”。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痴迷于“跑马”的人群中,有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上班围着领导客户转,下班围着老婆孩子转,忙得不可开交,极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经济压力大,消费意愿低,舍得给父母看病,舍得给老婆买包,舍得给孩子投资,却偏偏舍不得为自己花钱,被调侃消费能力不如宠物狗。
  可是,当中年男人遇到马拉松,一切都变了。太忙没有时间跑步?那就早上起来跑,回来还不耽误送孩子上学。消费能力弱?不存在的,名牌跑鞋、运动手表、专业速干衣……该有的装备一样都不少,更别说还有天南海北“跑马”带来的交通费与住宿费。马拉松好像点燃了中年男人即将熄灭的生活热情,让他们身上的疲惫感一扫而光。
  大多数中年男人开始跑步都源于身材焦虑。他们往往肚皮先于钱包鼓了起来,发际线先于事业向上高升,于是油腻感扑面而来,随之增加的还有体检单上的异常指标。没办法,可怜的中年男人只能走出门去,晃动着沉重的身体跑起来。跑着跑着,发现体重降了、肚子小了、脂肪肝也没了,他们好像找到了重返青春的秘诀,于是跑的次数越来越多,跑的距离越来越长。
  中年男人压力大,不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有一堆要处理的烦心事,跑步就成了难得的放松时间。穿上跑鞋,踏上跑道,天地间仿佛就只剩下他一个人。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谁的父亲、谁的丈夫或谁的员工,只是自己。他们可以完全放空,不再关注喜怒哀乐,只需要在意自己的呼吸与步伐,实现真正的身心合一。听着身旁的鸟鸣,感受着轻柔的风,甚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跑着跑着,便开始上瘾,三五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于是,开始尝试“半马”,进而是“全马”。从最初的满足于完赛,到一次次去提升个人最好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中年男人们享受着“打怪升级”带来的成就感。
  “跑马”是孤独的,整个过程无需说话,只需一个人抬头向前冲,有的只是与自己内心的交流,与他人无关。“跑马”也是热闹的,每场马拉松都是城市的节日、跑者的聚会。跑在赛道中,志愿者的微笑、观众的加油声、媒体的闪光灯,都让他们如同奔跑在舞台的中央。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像马拉松一样将孤独与狂欢融合得如此完美,这也是马拉松的魅力所在。
  马拉松是中年男人的加油站,为他们的人生征途加注了力量。“跑马”的中年男人们,听身体的,跑吧!用双脚去丈量世间的大地,用奔跑去追逐生活中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