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演员郑佩佩于近日离世,享年78岁。提起一代“武打女王”,不少观众的印象还停留在《唐伯虎点秋香》和《卧虎藏龙》。电影《大醉侠》1968年上映,郑佩佩凭“金燕子”这一角色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位女扮男装、英姿飒爽、文武双全的女侠形象。她的一生,都在为“侠”作注解。只是有时,她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入戏太深?
她希望自己像个侠女
“金燕子”是从郑佩佩的黑夜里走出来的。那时候,她19岁。为了让“金燕子”有凌厉的侠女眼神,郑佩佩在导演胡金铨的指导下,每天都要在黑暗中看烛火,练习眼神专注力和穿透力。同时,还看很多绿色的植物,让眼神更清晰。
“我希望自己像个侠女。”当初演《大醉侠》“金燕子”的时候,郑佩佩很满足,她曾觉得这是与自己最相像的角色。“金燕子”身手矫健,郑佩佩走路行事也极快。她是片场的工作狂,拍打戏可以拍到“眼冒金星”。看到对手不投入,她怒呵“把真剑拿来”。
出生于上海的郑佩佩,少时不爱说话,常常想象可以不开口光用动作就能与他人交流,那时的她以为自己今后最多能去跳个芭蕾。后来做了演员,郑佩佩发现可以用角色口吻表达自己的感情,相比于跳舞,这成了更妙的表达方式。
彼时,姣好的面孔曾让郑佩佩被评为“世界最美女性一百人”。但对这个评价,她内心是拒绝的,因为从最开始她就认定人要靠实力才能吃一辈子,若是靠脸早就吃不上饭了,“我不认为自己长得漂亮,也不希望别人说我漂亮,每当别人这么讲,我就容易摔跤”。
人生最低谷接演“华夫人”
从《大醉侠》的“金燕子”,到《玉罗刹》中的“冷秋寒”,侠女江湖的一招一式,不仅让郑佩佩成为家喻户晓的女侠客,也照应着她的现实。演打女,身体经常磕磕碰碰,有人问她是不是身体和心理承受疼痛的能力比较强?“就算不比一般人强,我也要撑着比一般人强”。
只是江湖刀光剑影,侠女亦有似水柔情,年轻时的她一直认为家庭才是女人最好的归宿。24岁时,正当红的郑佩佩宣布息影,与商人原文通结婚并定居国外,侠女收起拳脚,洗手作羹汤,一去20年。
后来,生意失败,婚姻破裂,经济破产,郑佩佩被抛到了人生的最低谷。她回了香港,那时娱乐圈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接不到戏,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夫人”向她抛来橄榄枝。比起银幕上的侠女顾虑爱惜羽毛,生活里具体的柴米油盐成了更迫切的需要,短暂犹豫后她接下了“华夫人”。
“我觉得拍这部戏都是以前生活留下的机缘,让我感觉到只有演戏才能再度成功,也让我认清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演戏。”感情失意的郑佩佩在影坛重拾自信,她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金燕子”。
对待亲朋好友有情有义,何尝不是“侠”
“纵然到江湖去赶上了春,也不必留住它,因为这就是人生,有些事你留也留不住,你一定要先学会忍受它的无情,才会懂得享受它的温柔。”古龙曾这样形容“江湖”。
人到暮年,回首人生江湖,很多时候,郑佩佩会认为自己性格中有两个侠女的影子,一个是花木兰,一个是佘太君。印象中,银幕上的郑佩佩似乎永远不会老,她精神矍铄,眼神犀利,入行几十载却丝毫停不下来,她希望能多和后辈孩子们一起合作。
2014年,她与刘涛等一众演员拍摄中国旅游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而成为“忘年交”。录制节目时作为68岁的老人,郑佩佩从来不拖团队后腿,整段旅途中,她脸上几乎一直挂着笑容。当张翰一开始没有安排好被姐姐们指责的时候,郑佩佩劝她们要包容他、鼓励他;华晨宇频繁走丢,她就一步不离地看着他;在赶往托斯卡纳的途中,张翰的车子离合器烧起来了,其实是不会自燃的,但是其他人担心安全问题不敢走,郑佩佩给张翰最大的支持,毅然跳上他的车。
70岁开始,不知怎的,郑佩佩发现自己容易跌倒。习武的人,跌倒时会本能地用右手先着地、支撑着身体,缓解冲力。虽然如此一来能让骨头免受更大的伤害,但却苦了右手。郑佩佩右手因为如此,已经无法签名了。但为了给读者签名,她还是特地找师傅按她的签名笔画刻了一个印章,让她得以为读者盖在每一本回忆录上。
晚年的郑佩佩,在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就在养老院给自己申请床位,甚至早已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她填好了遗体捐赠卡,将大体捐赠给香港大学,把一生的影视成就全部捐给香港电影学院,就连自己的大脑她都捐赠出来。2019年,她被诊断患有神经退行性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病,症状与帕金森病相似,但目前治疗方法无法减缓病情发展。郑佩佩选择捐赠大脑,用于医学研究。她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想麻烦:“我觉得其实他们应该忙他们自己的生活,我自己有自己的生活方法。”
作家蔡澜曾评论郑佩佩说:“她一生,好像是为了别人而活的,最初是她的母亲,后来又为丈夫,到现时还不断为子女,佩佩像她演的女侠那么有情有义。好友胡金铨导演当年的生活起居以及他死去了的后事,她都做得那么足。佩佩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可敬的。”
“侠”这个字,或许困了郑佩佩一生,她怀疑过:“我们这一群拍戏的艺人,扮上妆演的是戏中人;卸了妆又演回自己。在霎时间,突然想起来,哪个是戏中的我,哪个是我演的戏?我宁可是演戏中人,戏演完了,卸了妆,可以对戏中人不负任何责任。”但现实是,戏终后,她也对自己演过的、做过的一切因果都负起了责任。郑佩佩贯彻了“侠”的意志,意识到自己不是侠,却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侠义呢?
明月在天,清风吹叶,侠女,江湖再见。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