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16版:光影记录

诸城市石桥子镇楼子社区西楼子网格

农工巧匠显身手 共富工坊乐融融

(2024年07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张宝昌 刘俐
  诸城市石桥子镇楼子社区西楼子网格盘活闲置房屋,组织村里的农工巧匠打造共富工坊,让他们在自娱自乐中打造“农民达人”抖音号,搭建线上“空中超市”。同时,挖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研学基地,走出一条“电商+手工+农产品+文化”的发展之路。
  近日,记者来到西楼子网格“缝纫工坊”看到,8名农村妇女正在忙着缝制衣服。工坊负责人韩宪英说,村里利用闲置房屋,投资购买缝纫设备,动员农闲妇女从事缝制工作,实现多方共赢。今年以来,完成生产订单3万余件。
  走进“烙画坊”,74岁的李济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拿出一摞烙画向记者展示,有工笔荷花、有20世纪50年代农村生活场景、有栩栩如生的恐龙,题材丰富,画功十足。在30多个葫芦烙画上,有的画着老寿星,有的画着观音菩萨,还有的画着红军战士。
  李济江从事过多年木匠,干过铁匠,做过电焊工,会修理收音机,还会改装各种工具,烙画笔就是他自己改装的。他非常感谢网格干部唐宇,通过抖音号帮他卖出了很多烙画。“我这一辈子就喜欢画画,现在有人买我的画,我特别高兴,我的画不卖高价,给一点点工夫钱就行。”李济江说,今年他已经卖出了20多幅作品。
  村民贾秀海和李济江同岁,一直从事木工。在网格干部的帮助下,他在家里开设“木工坊”,加工儿童木制玩具,村干部利用抖音号帮他卖货,半年销售2万多元,其中一个订单7000多元,是一个影视基地联系购买的,这让他的干劲更足了。
  据西楼子网格共富带头人唐宇介绍,村里已经打造了14个共富工坊,为20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村里开发了“西楼好面”“西楼煎饼”等品牌产品,通过老人讲红色故事,打造农民达人抖音号集群,搭建电商“空中超市”,其中一个抖音号的粉丝已经超过10万人,销售了不少农产品和共富工坊产品,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
  据石桥子镇党委组织委员刘瑞良介绍,西楼子是诸城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正在准备修缮第一党支部旧址,建设红色记忆馆和民俗记忆馆,与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和石桥子镇的刘家庄抗战事迹陈列馆等红色场馆串景成链,大力发展红色研学产业,今年已经接待5000余人。
 “我们将激活农村各种资源,大力发展新时代农村经济,打通服务老百姓最后一公里,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刘瑞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