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16版:光影记录

寒亭区高里街道西营村

巨峰挂满枝头
村民甜上心头

(2024年07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付红敏
  盛夏七月,走进寒亭区高里街道西营村的葡萄种植园里,一串串巨峰葡萄如珍珠般挂满枝头,颗粒渐满、长势喜人。农户们正抓紧时间开展夏季管护,努力提升品质和产量,为葡萄稳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我今年种了6亩巨峰葡萄,这种葡萄酸甜可口、汁水饱满,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打头’、剪粒和除草工作,预计亩产能达到5000斤,8月中旬就能成熟上市了。”农户李上云一边查看葡萄长势一边说道。
  西营村葡萄种植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过去以散户为主,葡萄销售渠道窄,容易受到市场行情影响。为发展好葡萄产业,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西营村积极探索专业化种植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架构,全面整合散户力量,加强管护指导和服务,广泛对外联系订单,切实提高了葡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西营村葡萄种植面积有160余亩,年产葡萄80余万斤,产值35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巨峰葡萄种植基地。
  为进一步提升葡萄产业的附加值,西营村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每年葡萄丰收季前,都会有大量的回头客提前订购,“订购潮”从8月份一直持续到10月份。“前几天,有外地商贩来看我家葡萄的果形和长势,已经提前预订了一批,按照目前的长势和市场行情,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说起自家葡萄,农户宋兆华脸上洋溢着笑容。
  葡萄产业的发展壮大,也给当地带来了不少就业岗位,许多周边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前往葡萄种植园务工,打造出了一条“甜蜜产业链”。“我们将深入挖掘‘葡萄+’产业,积极探索订单销售、直播销售模式,走出一条党支部带头、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西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德玉表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高里街道聚焦“一村一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着力培育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一个个富民产业扎根乡村,一批批特色产业拔地而起,不仅推动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