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的李明学有三个儿子,在战争年代,三人参军后再也没有回来,其忠烈故事让帮烈士寻亲的志愿者们深受感动。近日,志愿者找到了李明学三儿子李东贵烈士的安葬地,并前往村中为其后人送去烈士墓碑照片等。“通过走访得知,李东贵兄弟三人全部牺牲,一门三忠烈感人至深。”7月9日,一直参与帮烈士寻亲的潍坊市致力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王帅康说。
前段时间,寿光市天行健公益服务中心“让爱回家”项目组接到王帅康求助,为牺牲在淮海战役中的寿光籍烈士李东贵寻亲。接到求助后,志愿者张燕哲发布信息征集线索。志愿者李晓亮看到信息后,他发现烈士原有信息记录为“寿光县二区人”,经过深多方分析对比,四处走访打听,最后推测烈士可能为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人。
前段时间,王帅康和寿光市天行健公益服务中心“让爱回家”项目组一行5人前往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进行实地走访核实,确定李东贵烈士为该村人士,因其父母早已过世,所以将烈士安葬信息以及烈士陵园、墓碑照片送给了村里的李氏家族后人。
志愿者在村里走访得知,李东贵的父亲叫李明学,李东贵在家里排行老三,老大李东奎、老二李东风,兄弟三人当年参军后再也没有回来。
据中华英烈网记载,李东贵于1926年出生,山东省寿光县二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29师85团1营2连排长,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3岁,安葬地在河南省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
后人李万柱(李东贵叔叔的孙子)称,有了伯父的信息,心情很激动。只听老人说他们出去当兵,跟着队伍走了以后便没了音讯。得知伯父当上了排长,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他感到十分光荣。村里准备将伯父的事迹写进族谱中,让他们的事迹传承下去。后期,他们还想去河南省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祭奠李东贵,表达思念之情。
“难以想象三个儿子都牺牲了,父母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感觉这一家人特别了不起,这也是那个年代无数家庭的缩影。”王帅康说,他们会继续寻找李东奎、李东风的安葬地,让他们一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