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老年人是白内障的高发人群,生活质量可能因此受到影响。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会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碍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
潍坊眼科医院眼表角膜病科主治医师张鹏飞表示,导致老年人患白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缺氧 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形成。
外界温度过高 在高温下工作的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缺乏营养素 医学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动物发现,白内障的形成与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关,如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2、钙、磷等。营养素代谢是老年人患白内障的主要原因,这是绝大多数老年人无法避免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白内障的概率会增大。
白内障的病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初发期 晶状体周边皮质部变混浊,逐渐向中心发展。此时在小瞳孔下不易察觉,散瞳后,用电光斜照,可见灰白色的车轮状混浊。视力略有减退,但眼底仍可窥见。
未成熟期 晶状体大部分混浊,但仍有透明区。瞳孔区出现灰白色。用电光斜照时,可见虹膜阴影落在晶状体较深的混浊上,呈现出新月形阴影。此时患者视力明显下降,或仅见指数,眼底不能窥清。
成熟期 晶状体完全混浊。用电光斜照时,无虹膜投影。肿胀消退,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明显下降,只能辨别手动,或仅存光感,应进行治疗。
过熟期 晶状体皮质溶解液化,呈乳白色。核下沉,呈褐色。由于囊膜脆弱,有时会在剧烈振动下破裂,使核进入前房或玻璃体内。此时应及时手术,否则可能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