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不论是家人团圆,还是朋友欢聚,都离不开美酒佳肴,也少不了糖果零食,稍不节制,身体就会不堪重负,出现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失健运,酿生痰湿,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节假日更需要养护好我们的脾胃。
这六种行为易伤脾胃
肥甘厚味 比如红烧肉、油炸鸡腿、奶油蛋糕、巧克力糖果等。它们难以消化会严重增加脾胃负担,产生大量“痰湿”,还会导致肥胖、脂肪肝及冠心病等问题。
生冷寒凉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依靠“脾胃阳气”来运化的。而生冷寒凉的饮食最容易损耗阳气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弱的婴幼儿、老年人,冬季尽量避开生冷寒凉的食物。
生气委屈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一旦特别生气,会有“气饱”的感觉,没有胃口吃不下饭;或者一旦特别伤心焦虑,就容易暴饮暴食,化悲痛为食欲。这都说明不良情绪会明显影响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五行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木能克土,也就是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如果生气委屈,首先伤肝,肝气郁结就会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久而久之脾胃功能也就弱了。
辛辣刺激 胃具有“喜润恶燥”的特点,辣椒、花椒、葱、姜、蒜等辛辣刺激食物最伤阴液,导致脾胃阴虚。出现口干便秘、痘痘、痔疮甚至胃出血。舌质红,舌体瘦小,舌苔少或者无,甚至有裂纹。
过度忧思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太多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功能减退。比如部分学生因思虑过多导致没有胃口、吃不下饭,逐渐消瘦憔悴。也有部分人依靠暴饮暴食来排解压力,结果更加损伤脾胃导致痰湿内生出现“过劳肥”。
久坐不动 所谓的“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因为脾主肉。比如长期在办公室保持坐姿,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脾胃不适,肚子开始像吹气球一样变大,身体也往往觉得疲惫不堪,甚至有舌体胖大、舌苔厚腻等情况。
调理脾胃有妙招
穴位艾灸
神阙: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灸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艾灸神阙穴达到补益脾阳目的。对于脾胃虚寒、慢性腹泻的调理有不错的效果。
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上的大穴,每天艾灸十分钟,调理脾胃效果好。
中脘:饭后半小时,用指端或掌根在中脘穴上揉按,约3分钟-5分钟。可以有效改善胃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药膳调理
砂仁茯苓猪肚汤
食材:砂仁、茯苓各15克,猪肚200克。
做法:以上食材清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小火炖2小时。
功效:化湿和胃,健脾止泻。
适应症:春节期间暴饮暴食或脾胃虚弱所致消化不良,表现为胃痛、胃胀等。
山药芡实薏米汤
食材:山药、芡实、炒薏苡仁、生黄芪、白术各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把以上食材处理干净放在锅里面用大火烧开后,中火炖1.5个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醒胃祛湿。
适应症:熬夜后所引起的乏力疲劳,精神不振。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