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暗夜中的亮光

(2024年01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培栽

  有些事,有些人,虽然时隔多年,仍如暗夜中的光一样闪烁在生命里。1959年,我带领坊子60名民工到寿光参与羊口盐场的建设。我们自带小推车、铁锨及行李卷,走了两天才到达目的地。住处非常简陋,用木棒支起架子,上面铺上草,雨天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当时是军事化管理,出工、收工都有人吹哨,十分钟就要拉起队伍。三顿饭都在工地吃,走五公里到工地,开始一天的筑坝活。
  记得那是四月的一天,乌云满布,北风呼啸,我们接到通知,当天不出工。睡梦中,我被一声喊叫惊醒,只见海水已灌进住处,大家乱作一团到处跑。有三个妇女跑到我跟前大哭起来,我领着她们向南跑,可来到河边,傻眼了,海水倒灌,水已很深,根本过不了河。往回跑,住处已空无一人。我们又走了30公里,去大家洼找筹建处,好不容易到了筹建处,被告知潮水已退了,让我们回去。
  我们一直走到天黑,又渴又饿又累,有一个妇女还累得直哭,我也心慌、害怕,但只能壮起胆子带领她们摸黑往住处走。快要崩溃时,我们发现远处有一道亮光,循着亮光奔去,发现是一个小屋,周围有被圈起的羊群,放羊人坐在只能躺下一个人的炕上。
  我进屋就叫大爷,放羊人一笑,我再看,年龄比我还小。我说明来历,放羊人随即拿出一个面袋子,大约有三斤粗面,大家动手和面、烧火、贴饼子。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饼子熟了,我们狼吞虎咽,将三斤面饼子一扫而光。我再次求助放羊人,求借宿一晚。放羊人看看那仨妇女,我见状说:“你睡你的炕,我们四人在地下就行。”我安排仨妇女在里面,我在门口处把门,顾不得地下湿和脏,倒头便睡。
  第二天,回到住处,领导正在点名,一见我们,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还活着!你一人带着她们三个人,功劳不小!”后来,我从我们四人的口粮中拿出六斤白面,还给放羊人。
  遗憾的是,当时没问放羊人的姓名,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可每每看到暗夜中的亮光,我总会想起那个夜晚救助我们的放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