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公共场所休闲、等人时经常会打开WiFi搜索附近的免费网络,然而公共WiFi虽然方便但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近日,市民陈女士在逛商场时,连接了一个没有设置密码的WiFi,以便上网搜索比价。由于网上的价格更优惠,张女士便通过手机支付的方式购买了一件衣服。没过多久,张女士就连续收到多条手机短信提醒,她的信用卡被盗刷了6笔,每笔金额都在1500元以上。
无独有偶,市民李先生为了节省流量,便将手机设置为可自动搜索连接WiFi。近日,李先生在外面吃饭时,他的手机自动连接上一个没有密码的WiFi。在使用该WiFi期间,他登录了自己的手机网上银行,并输入了银行卡号以及密码查询账户余额。次日,李先生手机上收到一条银行卡被消费3000元的短信,随后又陆续收到银行卡转账和消费的信息。李先生这才知道,他的银行卡被盗刷了。
我们在使用WiFi时,做好安全防范,牢记这几点:不要随便连接不明来路的WiFi,特别是不需要密码的WiFi,避免钱财损失、个人信息被盗取风险;在公共场使用WiFi时,最好主动向商家询问WiFi的具体名称,避免不小心连接到黑客搭建的山寨WiFi上,导致隐私信息被窃取;在公共场所要避免登录网银账号、网购账号等可能会泄露个人信息的操作,并注意上网习惯,定期对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进行清理缓存、安全扫描等操作;建议关闭手机自动搜索连接WiFi的功能,避免连接“钓鱼”WiFi,连接的WiFi如自动弹出广告页面时,应及时关闭,不要点击未知链接。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