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切勿贪图小利 警惕会销陷阱

(2023年11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韶华
  会销即会议营销,指经营者针对特定顾客群体,通过会议集中宣传,推介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种营销方式。然而,有一些“会销讲师”穿梭在全国各地的会销现场,借助套路专门给老年人“洗脑”,大肆进行欺诈蛊惑,成为养老诈骗犯罪的重要推手。高密市公安局民警提醒老年人要警惕会销陷阱,切记莫贪便宜。
  高密市公安局日前破获了一起会销类特大养老诈骗案,抓获46名犯罪嫌疑人,中断止骗2万余人。该案中,诈骗团伙通过免费赠送高价学习机,诱使老年人购买线上“名校课程”,以师傅带徒弟、分家单干、建群交流提高等方式,流窜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河南、河北6省38县市作案。这起会销骗局的受害群众达2.5万余名、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涉及非法侵犯公民法人信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诈骗、侵犯著作权、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多个罪名,抓捕现场查扣了大量用于线上引流的电脑、电话卡、学习机等物件。
  民警表示,会销骗局极具迷惑性,抓住中老年人隔辈亲、重视养生、爱占小便宜以及识别消费陷阱的能力弱等特点,利用话术趁虚而入。以上案为例,诈骗分子的套路为:
  第一步 用电话或短信引流,用小礼品吸引老人到店。诈骗分子往往以店铺开张为由,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等线上渠道,邀请老年人到店免费领取礼品。因为是实体店铺,老年人比较放心,很多都会为了免费礼品受邀到店。
  第二步 送出高价学习机,“讲师”讲解基础操作。老年人到店后,一名自称“讲师”的人表示,愿意留下来的人将得到一台免费的价值四五千元的学习机,并介绍学习机有点读、跟读、复读、名师讲课等各项功能,着重强调学习机中的课程都是“名校课程”,完全可以代替辅导班。
  第三步 不断“洗脑”。通过学习机引起老年人的关注后,“讲师”随即表示高价学习机可以免费赠送,但“名校课程”是有版权的,需要付费激活,不少老年人在“讲师”的一步步引诱下,会当场付费激活课程。
  第四步 以“教育”为名,激起老人的购买欲望。对于仍在犹豫的老年人,“讲师”会不断强调“这台学习机只赠送给那些最关心孩子和教育的家长”。就这样,在反复“洗脑”下,在场的老年人几乎都会当场掏钱。
  第五步 “圈钱”后人去楼空。实际上,看似功能完善的学习机是假冒伪劣产品,使用不久后就会出现卡顿、死机等故障,老年人到店交涉退换货时会被告知需要等七个工作日。然而,一般不超过两个星期,诈骗团伙就会人去楼空。
  民警提醒,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特别是不要贪图赠送的鸡蛋、米面等小恩小惠,小心“免费”陷阱;不要盲目参加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免费试用等活动,凡是需要现场消费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捂紧自己的“钱袋子”,只要不消费就不会上当,遇到确实感兴趣的商品,可以跟家人或朋友商量再决定是否购买;平时要多关注各种新闻媒体、社区内标语等宣传,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提高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注意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身份证、电话号码等。
  此外,家庭成员要多关爱老年人,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如果发现被骗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