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其中,逆回购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较此前下降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
公告显示,此次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2.5%;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1.8%。
记者了解到,此次逆回购操作和MLF操作的中标利率均是年内第二次下调。6月13日和15日,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和MLF中标利率均较此前下降了10个基点。随后,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双双下降了10个基点。与此前不同的是,本次MLF利率和逆回购利率为非对称下降。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MLF利率与逆回购利率非对称下降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由于LPR与MLF利率挂钩,MLF利率降幅适度加大意味着LPR有望同向下降,有助于进一步引导信贷利率下降,激发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当前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处于下行态势,7月份银行间质押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年内最低,达到1.53%。
另外,本次MLF为延续小规模加量续作,当月净投放10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无需MLF加量“补水”,本次MLF小规模加量续作,释放了为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加大三季度信贷投放力度的政策信号。
王青进一步表示,MLF操作和降准都能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后者还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释放较为明显的稳增长信号。8月MLF小幅加量续作后,接下来降准落地的可能性上升,三季度有可能实施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作为LPR报价的基础,本月MLF的中标利率较此前下降,或将带动LPR进一步下行。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较大,政策工具和政策储备较为丰富。此次政策利率下降释放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信号,将有效带动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下行,支持信贷需求回升,增强消费和投资增长动能,助力宏观经济保持恢复和回升态势。 本报综合央广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