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妊娠期可能出现腹痛症状,孕妇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哪些需要立即就医?哪些只需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就可以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三科主任医师王建芹对此进行讲解。
病例
一位怀孕5个月的孕妇经常下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水症状,自行吃过保胎药后没有明显效果,之后到医院要求做保胎治疗。
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该患者的整个腹部鼓胀,敲击发出“砰砰”的声响。询问其病史,患者之前便秘,孕期有所加重,至就诊时已经3天没有大便了。
医生结合病史及查体分析:患者腹痛的原因主要来自便秘、胃肠胀气。只要改变饮食习惯,保持排气排便通畅就可缓解,不需要保胎治疗。
妊娠病理性腹痛必须及时就医
王建芹表示,孕期腹痛分生理性腹痛和病理性腹痛,病理性腹痛则需要及时就医。常见的病理性腹痛有:
先兆流产、先兆早产
停经后下腹痛伴阴道流血、流水,如休息后症状无减轻,需及时到医院保胎治疗。
宫外孕
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伴不规则阴道流血,严重者下腹一侧隐痛或撕裂样痛,随着腹腔出血的增多,有的迅速出现休克表现,需紧急就医。因此,停经40天以上的孕妈妈一定要进行常规彩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避免风险的发生。
子宫肌瘤变性
孕妈妈既往合并有子宫肌瘤,随着子宫的增大,子宫肌瘤迅速增长,出现腹痛、子宫壁或子宫内膜腔的变形,并导致异常子宫出血,需及时住院保胎治疗。
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典型表现为停经20周以后的下腹痛伴阴道流血,孕妈妈会感觉子宫收缩并变硬,很像抽筋,肚子里宝宝的活动也会减少。胎盘早剥常见于合并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或受到外伤的孕妇,需紧急就医。
先兆子宫破裂
常发生在剖宫产史或子宫肌瘤切除史的孕妇,典型表现为宫缩时出现撕裂样剧痛,随后子宫收缩停止,疼痛缓解,血液、羊水、胎儿进入腹腔,随后腹痛加重,孕妇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陷入休克状态,直接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
卵巢囊肿扭转
孕早期,如果卵巢黄体或怀孕前存在的卵巢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会造成下腹持续剧烈疼痛,一定要立即就医,通过腹腔镜将破裂或扭转的卵巢恢复正常,才可以继续安心怀孕。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并发HELLP综合征
孕妈妈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随病情加重,可并发HELLP综合征,部分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止吐等对症处理后疼痛、呕吐无减轻,与急性胃肠炎表现相似,病人血压高、肝酶高、血小板减少等为典型临床表现,常发病急骤,需立即终止妊娠进行抢救。
妊娠生理性腹痛卧床休息即可缓解
女性怀孕以后,增大的子宫使腹腔脏器的生理位置、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会出现一些生理性腹痛,且不同孕期的表现不同,一般比较缓和,可以忍受,多卧床休息就能够缓解。常见的生理性腹痛有:
盆腔充血痛
一般发生在孕早期,部分孕妈会出现轻度下腹不适、下坠感,随着月经周期的那几天还会有轻微痛经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停经后子宫充血、增大,对肌层及周围韧带形成牵拉所致。
胃痛、肠胀气
多为上腹部痛,如文章开始的那位孕妈妈,便秘、肠胀气所致疼痛在孕期较常见,孕妈妈多有便秘史,活动少。肠胀气所致疼痛多在排气排便后缓解,注意保持良好饮食及大便习惯即可。
圆韧带及周围组织牵扯痛
表现为孕妈妈小腹一侧或两侧由外向内条带状疼痛,典型者疼痛经腹股沟达大阴唇。这是因为支持子宫的圆韧带随着增大的子宫而伸展、拉长,从而导致疼痛,多在休息或变换体位后疼痛减轻。
宫缩痛
生理性宫缩痛在孕12周至14周开始,下腹有坠胀、来月经或腰酸的感觉,一般是稀发的、不规则的,宫缩强度弱,不会使宫颈口扩张。
足月分娩前阵痛
足月了,随着胎头入盆,下腹部坠胀痛会逐渐加强,由不规律痛转为规律性下腹痛,随着宫缩的加强,会伴随“见红”和“破水”,这是即将临产的先兆,此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好迎接小宝宝的准备了。
此外,炎症性腹痛、尿路感染、孕期腹泻、阑尾炎、尿路结石、输尿管扩张尿路感染在孕期也比较常见,虽然发病率低,但也是引起腹痛不可忽视的原因。
王建芹提醒,女性在孕育宝宝的过程中,随时可能会遇到各种腹痛的情况,且具有病因复杂、起病急、病情重、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特点,所以孕期要定时检查,如果出现腹痛难以忍受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及时处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