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热闹的太平街
一餐一饭皆是人间温情

(2023年06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食五谷,一日三餐。潍坊人的饭菜,一半在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提供了观察一座城市最有趣的视角。这次,我们“慢”游农贸市场的第五站来到潍城区——太平街便民市场。
  作家汪曾祺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太平街便民市场便是如此,热闹的感觉尤其强烈。
  潍城区太平街便民市场位于芙蓉街和太平街交叉口附近,属于东西走向的街巷。余霞散成绮,太平街镀上一层金的时候,烟火气开始涌出来。
  小张“老板”是太平街上最小的“老板”,放学后,她便是妈妈的小帮手。10元3斤的哈密瓜,5元一张的换装贴纸,一个是别人的快乐,一个是她的快乐。
  张先生肤色黝黑,笑起来牙齿格外惹眼。同样吸人眼球的,还有店门口的一块“招牌”。说起这块牌子,张先生比卖货还激动:“这是我朋友随便写的,写得不错吧,他要正经写,那是相当好啊!”不知道这位朋友知不知道,他成了张先生摊位上未曾露面的红人。
  摊主们忽远忽近的叫卖声,说不定在哪一刻就唤起了我们的购买欲望,或者点醒了遗忘的待办事项。一路走走停停,聊聊天气,说说孩子,一天的生活所需在太平街有了着落。
  下午5时许,便民市场的“高光时刻”来了,现磨的芝麻糊醇厚浓郁,大盆装的香料散发出一阵芳香,老冰糖和新芥末一味甜一味辣,不错,咸香甜辣齐了。
  夏天啊,怎么能不吃点海草凉粉!杨女士的凉粉在太平街是独一家,凭借着纯手工无添加的品质“吸粉”无数,3块钱买一块,杨女士还得再搭上点胡萝卜和虾皮,“加上蒜泥、胡萝卜丝、黄瓜丝,如果家里有香椿芽,也可以切碎放进去”。这样才爽口又好吃。
  “这个给我便宜一点吧!”“行,给你便宜!”“这个零头能给我抹了吗?”“可以,满足你!”一来一回中就有了人间温情。
  在太平街,有种恍如隔世的岁月感。邢女士的小三轮车里装了几个奶罐,刚到摊点位置,立马围上来几位市民。塑料袋一扯,小漏斗一歪,长把的铁勺碰得叮当响,醇厚的牛奶便丝滑入袋。岳王庙社区的王女士说,回家煮开了特别香。
  走到中段,我们又被一家量体裁衣的成衣店吸引。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绵绸裙子,比小时候的人造棉裙子更精美,花色也更好看。谢女士说,店里大部分的衣服都是自己裁量出来的。靠着这门好手艺,谢女士赚了整条街的好口碑。
  我们捕捉农贸市场的摊主、顾客、老人、孩子……记录细碎简单的日常,并在这种踏实的日常中感受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们来自他们,也融于他们。
  策划:孙瑞永 王光伟 李中伟
  统筹:周晓晴 封晓健
  文案:封晓健 周晓晴 邢敏
  图片:封晓健 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