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都市新闻

10版:公益广告

向内扎根 向上生长

(2023年03月3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璩存峰

  《中文桃李》是继《人世间》之后,著名作家梁晓声推出的又一部力作。顾名思义,就是中文系毕业的几个学生成长的故事。作品聚焦当下大学生的读书与就业等热点话题,忠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李晓东与徐冉的恋爱、打拼为主线,描述了普通人苦难中成长、平凡中升华的主题。
  小说最大的看点,是李晓东与徐冉的命运走向。他俩在大学期间,经历了误会、相斥、相互吸引等阶段,直至确立了恋爱关系。大学毕业后,徐冉本校读研,李晓东为了等待徐冉,在省城谋生。生活不易,换过三种工作,甚至一度做过脏累苦的清洁工,皆功亏一篑,与省城户口失之交臂。
  在同学王文琪的鼓动下,他们成为京漂一族。可贵的是,他们虽然年轻,但拥有做人的风骨,甘愿放弃同学为他们提供的现成的、舒适的一切,从零开始,独立生存。在北京,他们卑微得如同一粒微尘,但不放弃做人的底线,别人给他们一缕阳光,他们也把温暖传递给别人。他们彼此忠诚,不背叛爱情,不忘记初心,抵得住感情和金钱的诱惑,活出了平凡人的洒脱和自信。
  就在北京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李晓东的父亲去世。他们听命于孝心的召唤,回到了故乡灵泉,一切从头再来。听从内心的声音,李晓东做起了媒体宣传,获得了巅峰的人生体验。徐冉考取了公务员,为老干部晚年的幸福尽己所能,直至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
  王文琪也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他虽然是副省长的儿子,但没有倚仗权势做出格的事。相反,他热衷于公益,尤其是发自内心、不计酬劳地帮助李晓东和徐冉,几乎是一位全天候般的朋友。最后,因为父亲出事,他一度低沉,但最终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主题方面,小说还反映了门第观念的冲突。李晓东来自地级城市灵泉,父亲是当地颇有声望的美协副主席,母亲曾经是重点中学的校长。母亲比较强势,门第观念作祟,当听说儿子的女友徐冉是菜农的女儿后,偷偷地去她家做调查,得知了她家境贫困、还有一位生病父亲的现状。尤其是李晓东母亲在把儿子不愿回来工作也归罪于徐冉之后,她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当然,最后由于年轻人的努力,还有母亲观念的渐渐转变,一切都冰释前嫌。
  小说也反映了父辈与晚辈就业观念之间的冲突。作为长辈,尤其是母亲,非常希望儿子毕业后回到灵泉,凭借自己的人脉,给儿子找一份好工作,然后过上儿孙绕膝、乐享天伦的生活。这与毕业后最初渴望在大城市打拼的儿子产生了紧张的对立关系。当然,这种对立,也在以后彼此的理解与包容中消解。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掩卷深思,书中的主人公活出了精彩的人生,那么,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