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都市新闻

10版:公益广告

熊蜂进棚“打工” 为番茄授粉

(2023年03月3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丁汉诚
  曾几何时,温室作物授粉均采用人工干预或激素喷施等方式,既繁琐又劳累,但对寿光市古城街道野虎村菜农刘乐群来说,如今这个过程变得简单高效多了。“这几年我用熊蜂授粉,省工省力,果子长得也好,村里很多人用。”他告诉记者。
  为刘乐群的大棚番茄授粉的熊蜂,来自位于孙家集街道的碧奥特(寿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销售总监魏洪江介绍,熊蜂是当前温室、塑料大棚、拱棚及露天作物的高效授粉蜂种,不但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果菜品质,解决应用化学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等问题。大约十年前,公司总部在寿光设立了分公司,将由比利时进口的优质蜂王运到本地投产繁衍,从此,在大小蜂王的抚育下,一茬又一茬熊蜂扎根寿光,飞向全国,为农产品的绿色生态默默贡献着力量乃至生命。
  记者走进养护车间,只见一个个规格相同的透明小盒子整齐排列。一个小盒子就是熊蜂的一个“大家庭”,由蜂王、工蜂及若干蜂蛹、蜂卵组成,当小盒子里的家庭成员数量达到60只至80只时,它们就可以去采食花粉,自力更生。
  魏洪江告诉记者,熊蜂每日工作时长可长达9小时,而且耐低温和光照,在有风、寒冷、多云等不利天气条件下,依然能正常“工作”。在养护车间一侧的仓库内,工作人员将包装好的熊蜂装车发货,一箱熊蜂带着一盒糖水,这是他们用配方调制的,是熊蜂授粉期间的能量来源。“熊蜂管理的主要环节,除了温度调控就是饮食,我们有一整套成熟的管理方法,都不是问题。”魏洪江说,每年10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是授粉高峰期,产品卖得比较火。从寿光向外辐射,辽宁、北京、甘肃、内蒙古等诸多省市都有他们的客户。
  高端产业需要高端人才的加持。孙家集街道经贸委相关负责人王建永介绍,碧奥特(寿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蜜蜂研究所建立了密切联系,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场地,促进了国内先进熊蜂知识的学习交流。熊蜂授粉项目不但惠及产业,而且为街道引进了一批专业人才,魏洪江就是东北农业大学的高材生,公司的其他员工也是各个行业的精英人才,保障了项目的成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