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强
(33岁 奎文区)
我心目中烧烤界的“天花板”
推荐店铺:新华烧烤(旗舰店)
(奎文区北宫东街与鸢飞路交叉口附近)
新华烧烤算是一家老店,也是我心目中烧烤界的“天花板”。老店开了很多年,分店也有好几个,我最常去的是他们的旗舰店。这家店的装修有点“高大上”,不像印象中烧烤店那般“接地气”,但店里烤串的味道却很“接地气”。
我必点的是店里的羊肉大串,用的是临朐小山羊,大块的羊肉味足且不膻,烤制的火候也把控得刚刚好,每咬一口都觉得扎实、满足,肉汁在嘴里爆开,让人欲罢不能,绝对是肉食爱好者的福音。还有一道我的心头好——蜜汁梅肉。肉的品质很在线,腌制得也用心,甜咸度拿捏得恰到好处。唯一的“小遗憾”是上次我们快吃饱了才加的这道,虽然味道很棒,但因为肚子已经圆滚滚了,没吃过瘾。
吃完烧烤一定要加一碗鲜肉小馄饨,给胃一点温柔的慰藉。鲜肉小馄饨汤头清鲜,里面的肉馅饱满,连同热汤下肚,暖到心窝里,给这顿酣畅淋漓的烧烤盛宴画上一个无比满足的句号。
田新
(22岁 高新区)
承载青春记忆的“家味”烧烤
推荐店铺:小青岛烧烤家常菜
(高新区盛瑞街与清池路交叉口附近)
这方小小的烟火之地,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用十年如一日的炭火香气,将烧烤的味道深深烙印在我的味蕾记忆里。
店里的菜单朴实无华,主打地道潍坊烧烤真味。每次路过,脚步总会被那熟悉的炭火香勾住。我的“铁三角”组合雷打不动:小肉串、烤火腿肠、烤大蒜。小肉串肉质新鲜,肥肉恰到好处地提供油润,刷上秘制酱料,咸香微辣,一口下去,肉汁四溢,是记忆里最纯粹的满足;烤火腿肠则是童年情怀,外皮被烤得微微焦脆起泡,内里鲜嫩,让人上瘾;烤大蒜是点睛之笔,大蒜经过炭火的洗礼褪去辛辣,变得软糯香甜,带着独特的焦香,一口肉串一口烤蒜,这搭配,绝了!
毫不夸张地说,老板和老板娘是看着我长大的,上学时经常穿着校服骑着自行车来吃,如今大学放假回来经常带朋友去吃。一看到我,他们便热情招呼:“放假回来了!还是老样子吗?”像老朋友间的暗语,温暖又亲切。小店是我心中无可替代的“家味”烧烤,一声声熟稔的招呼是比美味更珍贵的滋味。深夜归家,或与老友小聚,只要推开小店的门,闻到那阵炭火与孜然交织的香气,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雪言
(35岁 高新区)
热情老板用美味抚慰食客心
推荐店铺:啤酒大叔烧烤啤酒屋
(奎文区东风东街与虞河路交叉口附近)
这家店不大,几张铁皮拼接的桌子,墙上贴着几张极具岁月感的复古贴画,氛围感很是舒适。老板“大叔”是个四十多岁的大个子,一笑就眯起眼睛,嗓门很大,笑声更大。他性格豪爽,见谁都能聊上两句,有人说,大叔做的不只是烧烤,更是一种人情味。他对熟客的喜好了如指掌,也记得哪个顾客升了职,哪对小情侣拌过嘴,跟很多顾客成了好朋友。店里总是放着他爱听的老歌,有时他还会带头唱两句,他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成了这家店的灵魂,有着这条街最旺的人气。
店里的招牌菜中,我最爱吃几种特色烤串。小肉串有儿时味道,烤肉筋外焦里嫩……再点上老板特制的各色小凉菜,配上啤酒,与朋友畅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醒一句,酒过三巡,最好点一道肥肠炖豆腐,肥肠软糯入味,豆腐吸饱汤汁,熨帖肠胃慰藉舌尖。
有人说,这家店像家,更像朋友开的“深夜食堂”。而老板,像一个永远笑着的邻家大叔,用一道道美味佳肴,抚慰食客疲惫的心。
娜娜
(32岁 高新区)
烟火气与人情味交织的小店
推荐店铺:淄味烤五花(怡和第一城老店)
(高新区健康东街与金光路交叉口附近)
要说我现在最爱的烧烤店,非“淄味烤五花”莫属。老板是地地道道的淄博人,带着最正宗的烧烤手艺,在潍坊扎了根,一开就是好多年。记得第一次光顾,还是我刚大学毕业回来那会,带着点初入社会的迷茫和对家乡的陌生感。六年光阴倏忽而过,如今,它早已成为我和朋友、同事聚会的“根据地”。
店里的烤五花完美复刻了淄博的灵魂——小饼、小葱、蘸料三件套,缺一不可。肥瘦相间的大片五花肉在烤炉上滋滋作响,油脂被逼出,边缘微焦卷曲,香气霸道地弥漫开来。夹起一片,趁热在秘制酱料里滚上一圈,再铺上翠绿的生葱段,裹进温热的薄饼里。一口咬下去,外层的饼皮柔软,内里的五花肉焦香四溢、肥而不腻,葱的辛辣和酱料的咸鲜甜辣在口中层层绽放,瞬间唤醒所有味蕾,那种满足感,直击灵魂。
除了经典的五花肉,店里的烤牛肉筋、烤板筋也相当出色,火候拿捏精准,嚼劲十足却不费牙。每次聚会,桌上总堆满了小饼和烤串,大家卷着、聊着、笑着,烟火气与人情味交织。
一起
聊个天
那些藏在街角巷弄的烧烤店,用滋滋作响的烤肉、熟稔的招呼、围坐的热闹,攒下无数人的夏夜记忆。或许是一口焦脆五花的满足,或许是冰啤碰撞的清爽,又或是老板递来热水的暖意,都成了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循着香味找来的人会继续坐下,把故事浸在烟火里,让这份热辣与温情,在每一个夏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