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正是流感高发季节,对于患有慢性病及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群而言,一旦患上流感,各类并发症就会接踵而至,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那么,老年人应如何预防流感?2月9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艳。
□本报记者 常方方
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更易得流感
刘艳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导致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播。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症状通常更严重,高热可达39℃-40℃,畏寒、寒战,多数患者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还会有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家住高新区、今年68岁的张女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段时间得了甲流,自己在家用药三天后,仍然高烧不退,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感染肺炎。为此,张女士十分后悔:“我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找医生诊断,结果自行服药,耽误了病情。”张女士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其他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如果不小心患上流感,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一些老年人往往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使他们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引发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如何正确应对流感病毒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建议老年人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停留过长时间;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避免受凉;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老年人感染流感后不要恐慌,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等)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如金刚烷胺等)。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配合易消化的饮食等对症治疗。对于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
一些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容易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如果老年人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最后,刘艳提醒,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流感季节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总之,老年人应加强预防措施,及时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感染流感及时就医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