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春晖
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如何才能筑牢语文学习根基?近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优秀教师苏涵。她认为,扎实落实“读-练-诵”语文素养“三件套”,有助于学好语文。
首先是读。学好语文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学会阅读,因此,坚持每日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之一。苏涵建议学生们从每学期语文课本“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必读书目中至少选择1本名著进行阅读,根据各年级特点及能力,进阶式做到如下“六个一”:一天至少阅读30分钟;一次至少深思2个问题;一篇至少摘抄4个词句;一周至少完成1次仿写;一月至少总结1次收获;一本至少构建1个导图。
其次是练。坚持静心练写。语文的练写可以理解为练习写字和练习写作两部分,这些也是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最直观的窗口。一方面,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学习基本功,又是一种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要从低年级孩子抓起,每日练写至少15分钟,可以选择课本生字词或相关字帖进行临摹,从基本笔画入手,逐步掌握汉字结构。另一方面,写作作为中高年级语文素养输出的关键渠道,需要从日常点滴做起,每周一次扎实锻炼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可以借助写图画日记、写新年贺卡等趣味方式练写简单词句,记录丰富寒假见闻;中高年级孩子则通过阅读、观察以及春节体验来丰富写作素材,深化自己的思考。
再次是诵。坚持诵读经典。诗词歌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背诵经典诗文是提升孩子语文素养的关键策略之一。建议学生们选取课内外古今诗词,采取每天晨读15分钟,每晚睡前复默15分钟“晨诵晚默”的诵读之法进行学习,使诵读内容熟读成诵,烂熟于心,以此感受文字之美,培养孩子的语感和文学素养。
学习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苏涵认为,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在寒暑假,只要用好“读-练-诵”语文素养“三件套”,必将有助于点燃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火焰,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力,筑牢语文学习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