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友田
早年,新娘自怀孕“有喜”开始,娘家人以及自己就要动剪引线,为新生儿准备各种穿戴的用品了,从头到脚、从睡到学步,样样齐全。心灵手巧的女性长辈,将希望与祝愿,全都倾注在一针一线之中。
童帽,尤其重要。因为它是一身之冠首,农家妇女们尽其所能地创造着。虎头帽,便是我国民间儿童服饰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童帽样式。
虎头帽的产生与流行,与我国民间深受传统虎文化的影响有关。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
威风凛凛的老虎,在古人看来,可镇万兽,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于是,人们开始把老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而虔诚地顶礼膜拜,有的人甚至还给老虎画上双翅,使之变成威力更加不可一世的“飞虎”,成为一种神兽。
老虎既然有如此神威,自然能够保护儿童免遭邪魔病疫的侵害,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于是,大人们总是喜欢以老虎的造型来打扮孩子,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就连睡觉也要枕着虎头枕,寓意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强壮勇敢。
虎头帽,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近千年的历史。这一手艺,是通过家庭母女、婆媳之间代代相传的。虎头帽的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剪、贴、插、刺绣等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做好一顶完整的虎头帽,通常需要五六天的时间。
在制作虎头帽时,首先要选定布料,按照一定的规格、尺寸剪开,然后用丝线缝制起来,即是一顶普通的帽子,一件像小披风的物什。如果在帽里附上一层布料,就是有里子的虎头帽,这两种虎头帽统称单帽,多在春秋季节戴;如果在表、里之间再絮上一层棉花,就是棉虎头帽。然后,用五彩丝线绣上虎眉、虎眼、虎鼻、虎口、虎须,眼珠多是用玻璃纽扣或铜制纽扣缝上去的。帽脸靠上两侧,各缝上用硬质衬布做成的虎耳朵,耳内粘上白色兔毛,两耳之间用黄线绣上一个“王”字。
帽子的两侧、后面,均可以刺绣上各种艺术表现力和想像力丰富的图案,可以绣上凌空飞翔的凤凰,也可以绣上争奇斗妍的梅花、荷花,还有生动的喜鹊、水鸟等,看上去栩栩如生。通常,在虎头帽的两边还有两根小带子,像是两把“小扫帚”。这两根小带子是辟邪用的,据说能够把灾难扫走。
有些母亲还会在孩子的帽子边上,缀上一圈铜质的小铃铛。这样,母亲带孩子下地忙活的时候,就可以安心忙农活了。因为根据铃声,母亲就可以判断出孩子距离她有多远,有没有危险等。而且,清脆的铃声也为生活平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一顶普普通通的虎头帽,却把农家妇女的灵巧与耐性展示得淋漓尽致,一针一线都寄托了大人对孩子的无限爱意。
一针一线密密缝,一针一线细细绣。这种古朴的手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也反映出了天下母亲勤劳、朴实和善良的光辉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