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成
北国的风雪,伴着阳光落在林海内外。那身姿挺拔的松树,犹如一位慈祥的老人,在森林里,默默寻找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记忆深处炊烟般渺渺升起的乡愁,最浓郁、最无法割舍的一缕是儿时那次元旦购书。
那是1980年元旦的下午,三叔从山东老家来探亲,父亲领着上小学的我去伊春火车站接站。由于去得较早,所以在气温较低的候车室内,焦急等待着火车的到来。闲暇之余,我发现候车室西北角有个小商店,里面的柜台里摆满了崭新的连环画。
因为经济原因和当时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所以,小人书对我们小孩来说非常珍贵。为了能看到更多的小人书,我们常常用自己仅有的几本小人书,与其他同学交换着看。回到家里,逮着本小人书,我一看就是半天,痴迷得不得了,看完以后再拿着纸,画里面的人物肖像。在当时,小人书就是我的“手中电视”。每次读小人书都感到了充实与安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整体记忆,承载了太多的欢乐与梦想。
小商店柜台里的连环画有《三国演义》系列中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空城计”“失街亭”“华容道”,有《水浒传》系列中的“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还有《兴唐传》中的“秦琼卖马”等。这些小人书有绘画的、影印版的,有黑白的、彩色的,最多的还是黑白的,可一点也不影响画面效果。画面清晰、生动、饱满,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二者相得益彰。这些故事和传说将我深深吸引,眼睛久久不愿离开。
看着我贪婪地盯着小人书,父亲不自觉地笑了,默默地从上衣口袋拿出一个带塑料皮的旧日记本,又从里面摸出夹得整整齐齐的三角钱递给我。“谢谢爸爸!”我一边高兴地说,一边接过钱挑选了两本小人书(那时一本小人书的价格大约是七八分钱到一角多钱不等)。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把收集到的小人书包上书皮藏在纸箱里,当作宝贝似的,隔段时间就翻出来看看,生怕它们会不翼而飞。
小人书浸润了我童年的记忆、感触。时至今日,看连环画仍是我业余最大的乐趣,它也引领我走上文学的道路。
事情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我还是会常常想起火车站小商店的那些小人书。幸福从元旦开始,如今虽然隔着遥远的时空,我却依然能够看见父亲当年递给我钱,购得那两本小人书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