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学生们即将迎来期末考试。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期末考试是一学期学习的总结,也是中考前一次重要的适应性模拟测试。在期末考试前的备考冲刺阶段,学生如何提高语文学科的复习效率并取得好成绩?近日,记者采访了昌乐北大公学学校优秀语文教师倪金美,听听她怎么说。
□文/图 本报记者 赵春晖
明确命题方向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明确课标要求,把握复习方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命题原则为:坚持素养立意。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坚持以标命题,严格依据学业质量要求命题,保证命题框架、命题情境、任务难度等符合学业质量要求;坚持科学规范,题目表述简明、规范,材料选取具有典型性和多样性,评分标准有效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确保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的一致性。
命题要求科学设计试卷结构,明确规定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倡导设计基于情境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题目。从以上课标要求来看,重在考查语文核心素养,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分析和表达能力。
学生只有明确了考试命题方向,才能有效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梳理试卷结构
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
近几年,初三语文期末监测卷结构基本稳定,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试卷有三大传统题型:一是积累与运用,分值30分左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考查点包含重点字词与成语的音形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语文综合性学习三方面;二是阅读理解,分值60分左右,占据试卷的“半壁江山”,所选语段均来自课外,内容包含一首古诗鉴赏、一篇文言文阅读、两篇现代文阅读(叙事类文学作品+议论文)、一段至两段名著节选阅读;三是写作表达60分,包含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其中小作文为围绕某一考查点进行微写作,大作文为材料作文。
试题落实课标要求,阅读量较大,整份试卷文字在7500字以上,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概括提炼能力、深入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能力等核心素养。
运用有效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读写结合,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形成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基础,包括字音、字形、文学常识、诗文默写等。如果把语文素养能力比作大厦的话,基础知识就是大厦的基石,基石稳固,大厦才不会倒。复习基础知识,首先要做到读写结合,不要眼高手低;其次要分清轻重主次,如一个单元有很多字词,复习时针对自己不会的、没有掌握的字词重点复习,字音不会写注音,字形不会写生字,不要从头到尾挨个写;最后是理解记忆诗文,即先弄懂诗文的意思就不容易写错,如“在河之洲”“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洲”字是指水中陆地,而青州、苏州、杭州、广州的“州”是行政区域划分,不可混淆。
分类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新课学习时,获得的知识是零碎分散的,可通过画思维导图、知识树、概念地图等方式,连点成线,构线成面,集面成体,把课本“由厚变薄”。例如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理解是难点,其实这类题型是用课外材料考查教材所学知识以及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运用。复习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按照实词、虚词、一词多义、常用句式等进行分类梳理,构建知识体系,这样在做阅读理解时,搭建课内外联系的桥梁,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而名著阅读试题是围绕文章要素考查人物辨析、情节概括、背景分析、主题理解等,这类题目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搞定,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总结答题规律,提升写作能力
专题复习,总结答题方法、规律。复习是一个查漏补缺、突破难点的过程,对于必考点,又是难点,可以通过专题训练进行突破。“练”的目的既在于熟练,更在于揭示解题规律,总结方法,形成稳定的解题经验与技巧。例如九年级重点学习了议论文,议论文考查结合三要素命题,其中论证方法的作用及论证思路的梳理是常考的考点,也是难点。学生可以精选5篇典型议论文,就两个考点进行专项训练:总结题目答案的一般表述、顺序、层次等;梳理议论文阅读理解应把握的关键语段。再比如九年级诗歌鉴赏主要考查语言赏析、分析写作手法,学生可以根据考点进行专题训练,不仅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总结答题规律和方法。
错题重做,温故知新。同学们要建立错题本,日常注意整理练习、监测中的错题,复习阶段更要注意积累。错题积累可分三步:对做错的原题进行复盘,通过还原完整的答题过程熟悉相关知识点,规范答题步骤,进而总结方法规律,力求实现举一反三;复习、重做积累的错题,一方面是对易错点、易混点的稳固知新,尤其是字词、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三类题型,尽量能够得满分;另一方面要暗示自己:吸取教训,同一题目不能错两次,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是对良好的学习品质、应考能力的培养。
针对复习,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考查的是语文综合素养,虽说复习见效慢,但是应试依然有技巧可循。日常复习应把握两个点:一是针对审题立意进行专项训练,培养快速从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积累写作素材,利用早读、自习课等时间,背诵日常积累的名言名句、优美语段,形成写作素材库。考场作文做到“六个一”: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题目,一段言简意赅、直接点题的开头,一个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篇章结构,一个富含哲理、首尾呼应的结尾,一段特色鲜明的深化主题文字,一个干净、整洁、规范的卷面。
名师档案
倪金美 中学高级教师,昌乐北大公学学校副校长,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8年,多年任教初三语文,是学校课程与教学优化改进项目组核心成员,2018年12月,在山东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被潍坊市教科院聘为“初中语文学科领军人物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荣获潍坊市初中语文学科育人能手、潍坊市初中语文学科领军人才、昌乐县立德树人标兵、第二届“鸢都·昌乐英才计划—教学名师”、昌乐县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多次在市、县级优质课中获奖。
老师有话说
同学们,言以润心,文以润魂,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心灵的历练、文化的传承。在这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里,我们一同感悟、成长,以语言为桥梁连接古今,以文化为灯塔照亮前行的路。祝愿每一位同学认真学习、扎实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一路繁花,中考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