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潘桂华
农历春节将近,安丘市兴安街道七里河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客商们纷纷前来选品、打包、装车,一副副带有美好寓意的春联从这里发往各地年货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12月20日,记者在安丘市兴安街道七里河村老尚对联批发商城看到,偌大的门店里悬挂的、平放的、装箱的,几乎全是春联以及各类“福”字、灯笼、过门钱等,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马上要进腊月了,现在已经由春联制作生产转入了批发销售阶段。我们生产的春联包括清对、烫金和金粉,清对是指红纸黑字的传统春联。相比清对,烫金春联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价格相对较高,但仍受消费者欢迎。从农历十一月初开始,来自临沂、日照、淄博以及潍坊本地的一些客户陆续前来批发春联。我们还提前从南方购进了一批绒布带背胶的春联以及特制‘福’字、窗花、车贴等,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老尚对联批发商城负责人尚波说。
作为印制春联的第二代,尚波和妻子韩小妮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传统的印制春联的手艺,他的父亲尚永成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印制春联,是远近闻名的春联生产专业户。如今,儿子接手,传统春联也逐渐发展为高颜值、多门类,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当天下午4时,村里另一家春联批发大户曹其元家中,前来批发春联的客商依旧络绎不绝。来自凌河街道的周凯旋和妻子正挑选春联,在经过精挑细选,装箱打包、结账付款后对曹其元说:“我们今天开着小车来的,拉不了,这些货就先存放在这里,改天再来拉。”周凯旋夫妇卖春联已经三四年了,年年来这里进货。
“进入农历十一月,我们村就开始忙碌起来。订单来自全国各地,这种忙碌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夕。”七里河村村主任李忠诚介绍。
据了解,作为传统的春联制作专业村,七里河村制作春联已有近50年的历史,目前从业人员有50多人,每年生产春联达2800多万副。为加快产业发展,当地还依托资源优势,深挖红纸对联文化元素,推出名家手写对联,在对联的设计、材料、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同时,七里河村健全完善从策划设计、排版制作,到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高效保障体系,满足了大、中、小客户一站式批发的需求,打造起“乡村春联惠民超市”,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