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朋友圈,珍藏岁月的无尽风情

(2024年12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泽琴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则短视频,视频里两个儿时的伙伴相遇了,其中一个用镜头记录下来并发了一条朋友圈。另一个赶紧打电话说:“你赶快删了,连个点赞的都没有,发这个干啥?”“不删,我记录自己的生活,又不是给别人看的。”记录人说。
  这条短视频下点赞最多的评论是:朋友圈不仅是发给别人看的,也是给以后的自己看的。看到这条评论,我忍不住频频点头。朋友圈,对我而言,是用来记录生活点滴、缅怀过往岁月的。
  寒意来袭,2024年的日历已薄如蝉翼。周末午后,沐浴着暖阳,我特意抽出一段时间,细细翻阅这一年自己发的朋友圈,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这一年,经典语录是我朋友圈的“常驻嘉宾”,它们都出自一个叫“句子迷”的App。每天清晨,我睡眼惺忪地点开它,把当日推荐的十句话细细品读并挑选喜欢的点赞、收藏。若对它的配图不满意,我会自己找一张最应景的图片,再心满意足地转发到朋友圈。比如:“我将自己摊成稿纸,让岁月前来点苔。”又如:“温柔要有,但不能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有些句子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有些句子启发了我的写作灵感,有些句子则激发了我对一本书的兴趣。发在朋友圈里,无论是否有人点赞,这些句子里都有我的喜好、认知和我对未来的憧憬。
  这一年,旅行记忆是朋友圈的另一道风景。无论是和朋友们的长途旅行,还是周末的郊外踏青,或是回老家与父母相聚,那些触动心灵的美丽风景,那些让人泪目的感动瞬间,都会留在我的朋友圈里。看着饱经风霜的老屋和容颜渐老的父母,我的心隐隐作痛。记录一次,或许就会少一次,那就让朋友圈将它们珍藏,让我的乡情有迹可循。
  这一年,陪伴与成长是朋友圈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的朋友圈里怎么会少了他们的身影?课堂上的插曲、作业本上的亮点、运动会上的惊喜,总会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出现在我的每一个工作日。在那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上,在那一双双懵懂的眼睛里,我们彼此陪伴、互相成就,一起去探索成长的奥秘。细数着三百多个彼此牵绊的日子,遥望着明年六月的离别,我知道那些照片里的笑靥如花,那些文字里的欣慰苦恼,都在我们的生活里留下了重重的痕迹,那都是我们无比珍惜的过往。
  有人说:“毛坯的人生,精装的朋友圈。”其实我更愿意相信,朋友圈是过往生活的记录,是另一个我正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着。在那里,没有时间的紧迫、没有现实的束缚,只有那些温柔以待的瞬间,让我感受到即使身处茫茫人海也并不孤单。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倾听你的故事、理解你的感受,与你一同欢笑哭泣。那就让我收起忧伤,隐藏颓丧,以更明艳的色彩、更摇曳的姿态去装点我的朋友圈,去记录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