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萌
近期,各地多发利用“FaceTime”功能实施的诈骗案件,诈骗的类型主要包括冒充公检法、虚假征信等。潍城公安分局民警对此类诈骗手法进行分析,提醒广大市民谨防被骗。
骗子为什么会使用“FaceTime”功能进行诈骗呢?民警介绍,“FaceTime”是iPhone手机内置的一款基于网络的视频通话应用。通话界面中有一个“屏幕共享”的图标,点击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后,会把屏幕上所有操作以及显示的内容,包括你的短信、微信、银行支付密码、手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同步给对方。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随意更改“FaceTime”显示的昵称。骗子一般会把昵称改成某某公安局或者某某反诈中心,受害者如果没有反应过来,就有可能以为自己涉案了,从而产生恐慌情绪影响判断。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官方平台,包括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FaceTime”来电开展工作,如自称是公检法或网贷、电商等平台工作人员跟您联系,应及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请勿轻信陌生来电。收到陌生“FaceTime”来电,不要理会,直接挂断,如不使用该功能,强烈建议关闭该功能。
民警介绍,“FaceTime”诈骗主要有三个步骤:步骤一,发送“FaceTime”电话邀请,冒充工作人员,声称被害人涉及电信网络诈骗,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冻结资金,给被害人制造心理恐慌。步骤二,引导被害人点击非法链接,开启手机实时屏幕共享功能,或引导被害人打开陌生网站联系“相关人员”。步骤三,诱骗被害人将手机权限移交给诈骗分子,或引导被害人打开银行或其他网贷平台进行贷款,承诺审核通过后会将钱款原路返还。待被害人转账完毕,将“FaceTime”视频电话挂断并失联。
那么,如何辨别“FaceTime”视频电话和普通来电呢?正常来电号码上方显示的是号码归属地,“FaceTime”来电上方显示的是“FaceTime”视频;正常来电的背景是暗黑色,“FaceTime”来电的背景是手机前置摄像头的画面;正常来电的接听与不接听选项均是电话标记,“FaceTime”来电的接听选项是一个摄像机,不接听选项是一个叉。
潍城公安提醒:慎重使用“FaceTime”,如不使用该功能,可将其关闭;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如接到售后、客服电话,一定不要轻信,应返回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核实情况;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添加陌生好友,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各类密码等要小心保管;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诈骗分子会通过共享屏幕方式,窃取被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此外,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除了iPhone手机外,其他品牌手机也有类似功能,大家还是要不断提高反诈意识,时刻保持警惕,在通话中涉及到征信、转账的极大概率是诈骗电话。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前要多方核实,遇疑问请拨反诈专线96110咨询,一旦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