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59岁的魏守举将眼角膜及遗体全部捐献

她用大爱续写“生命之光”

(2024年12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常方方)“母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助力医学发展,让跟她一样承受病痛的人少受一些折磨。”12月17日,家住经济区26岁的沈先生哽咽着说,按照母亲遗愿,把她的眼角膜及遗体全部捐献,这也是全家人帮母亲完成的最后一个遗愿。
  12月15日上午,59岁的魏守举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安详离世。当天,在市红十字会见证下,家属签署捐献确认书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摘取了那双承载着光明与希望的眼角膜。在完成告别仪式后,魏女士的遗体被送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成为一位“大体老师”,继续贡献她最后的力量。
  沈先生仍然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之中,说起母亲唯一的遗愿便是捐献遗体,他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决定尊重母亲的遗愿。“母亲小时候就吃了很多苦,后来又一直被疾病缠身,饱受病痛折磨,这一辈子她一直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这次一定让她自己做主。”沈先生说着说着便泣不成声,想起母亲被病痛折磨多年,他十分心疼。
  直到母亲病重,沈先生才知道母亲想捐献遗体。之前母亲怕他和姐姐担心,并未提及此事。这次母亲住院,察觉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便提出了想要捐献遗体的想法。母亲去世后,沈先生从四姨那里得知,其实母亲很早之前便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母亲告诉四姨,万一哪天她突然不好了,一定要将她的遗体捐出去。”沈先生说,母亲一辈子受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折磨,所以她希望她的身体可以助力医学研究,让其他患者少受点罪。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医生胡超超表示,经初步检测,魏守举女士的角膜是透明的,目前医院正在进一步检验检测,如果没有问题,将会用在等待光明的角膜病患者身上。老人的遗体将会用于大学教学。她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不仅为医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失明患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同时,也要感谢家人给予的支持和理解,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捐献者才能无后顾之忧地将自己的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