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安徽宿州的滕文峰退役后选择扎根潍坊

在“第二故乡”成就创业梦想

(2024年12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滕文峰出生在安徽省宿州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退役后扎根潍坊,凭借对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创立山东中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徽文化公司)。如今,他已完全融入潍坊,成为扎根潍坊的“新潍坊人”。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退役之后因难以割舍对潍情感,决定留下来创业
  12月13日,在高新区东风东街上的中徽文化公司,滕文峰正在策划一场文艺演出。这段时间,他还要带领员工给一些单位做广告宣传片。每当看到公司组织、策划的歌舞、戏曲、小品等多种节目在潍坊上演,滕文峰就非常开心。
  “一直以来,我都感恩潍坊这座城市的包容和厚爱,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创业,潍坊都有着很好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45岁的滕文峰说,是潍坊成就了今天的他。
  滕文峰出生于有“中国书法之乡”之称的安徽宿州。受父亲影响,他自小就热爱艺术,喜欢书法,爱好写作。1996年,他入伍到驻潍某部,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阅读和实践中摸索前行,反复琢磨,其作品在各种大赛中屡获佳绩:“全军青年文学作品大奖赛二等奖”“全军摄影大赛二等奖”……
  2001年,滕文峰退役,面临着人生的新抉择。他对潍坊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便决定留下来创业。他做过编辑,有基层媒体从业经历,凭借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于2015年创办了中徽文化公司。
困境中绝地反击,用诚信和高品质服务赢得客户
  创业,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缺资金、缺人脉,创业初期的滕文峰一头雾水。
  2016年是滕文峰最困难的一年。公司接到一项外省的宣传片摄制业务,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契机,因为担心客户流失,滕文峰未按照常规业务流程签订合同和收取定金,便匆忙组织团队全力投入项目中。
  他带着团队精心筹备,策划组紧锣密鼓地制定方案,摄制组奔赴各地捕捉精彩画面,后期组夜以继日地剪辑制作,大家齐心协力,满心期待着项目圆满成功。然而,事与愿违,成片交付后,客户以不满意为由拒付摄制费。这个项目的失败直接给公司造成了90余万元的成本损失,对于一家尚在萌芽期、根基未稳的公司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公司运营陷入困境。
  一筹莫展时,滕文峰的一个朋友找到他,建议他带着之前的作品去参加一个单位的竞标。通过作品案例展示和摄制方案演示,滕文峰中标了。随后,他带领团队奔赴各地取景、逐字逐句地推敲解说词,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历经三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他们的付出终于得到回报,赢得该单位负责人的高度认可。此后,坚守诚信至上的滕文峰团队用高品质的服务打动一个又一个客户。
行善举回馈“第二故乡”,带着团队继续奋力前行
  创业成功,滕文峰没有忘记回馈他的“第二故乡”。他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文艺志愿者,打造“风筝都大舞台”,组建公益演出小分队,奔走演出。同时,他还将目光投向农村教育,参加公益助学,荣获“潍坊市岗位学雷锋标兵”“潍坊市热心市民”称号。
  “潍坊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让我有了在这里扎根创业的勇气和力量。”滕文峰说,在创业中,他始终保持着勇于探索新方法、新思路的积极态度,尝试创新,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公司逐步走向正轨,并带动200余人就业。“我们公司影视板块发展态势良好,年营业收入已达3000万元,这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从部队中脱颖而出的优秀战士,到勇于拼搏的创业先锋,滕文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