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住酒店如何保护隐私 民警来支招

(2024年12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晓萌
  当今社会,隐私保护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日,不少媒体曝光了入住酒店遇到“摄像头房间”事件,严重侵犯了群众的隐私权。那么,我们出行入住酒店应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潍城公安分局民警为您支招。
  入住酒店后,如何鉴别自己是否进了“摄像头房间”?民警介绍,可采用以下四个方法进行鉴别。第一,手机扫描。进入房间后,首先关灯和拉窗帘,保持在绝对黑暗环境下,打开手机的摄像头,对着房间的各个角落仔细且缓慢地扫一遍,一旦黑暗的手机屏幕出现亮点,很可能就是微型摄像头。注意,部分iPhone手机无法使用这一方法,因其摄像头已自带过滤红光的装置。第二,手电排查。用手电筒将室内所有外露有孔的地方检查一遍,如通风口、电源插座处等。如有隐藏针孔摄像头,通过手电筒照射可发现反光物。第三,红外手电排查。由于摄像头的外表是个弧面,红外手电照过去就有非常明显的红色反光。第四,防偷拍App。这种App也叫做摄像头探测器,主要原理就是探测是否存在连接在同一WiFi的摄像头。而这种App也有缺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偷拍设备都连接WiFi使用,有些摄像头将偷拍内容存入储存卡中进行暂时存储,并不实时传到终端,这时防偷拍软件就无法将其检测出来。
  那么,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一旦发现针孔摄像头偷拍,应立即报警和联系酒店相关负责人,不要嫌麻烦,更不要不好意思。违法偷拍者会得到应有的处罚,违法生产销售针孔摄像头者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可以给予罚款与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