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警惕吸入性肺炎
别把误吸当小事

(2024年12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吸入性肺炎是老年患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吸入性肺炎有哪些症状?老年人应如何注意?12月15日,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中医院肺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中医师韩克华。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如何诊断吸入性肺炎
  家住高新区、今年79岁的孙女士前段时间出现食欲减退、厌食、头晕的情况,有时还伴有咳嗽,她误以为是感冒,吃了感冒药后却没有效果。后来,家人带她来到潍坊市中医院肺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进行检查,孙女士被诊断为吸入性肺炎。
  韩克华表示,吸入性肺炎是指口咽部分泌物、胃内容物或其他刺激性液体被吸入下呼吸道,或同时将咽部寄殖菌带入肺内引起的化学性肺炎或继发的细菌性肺炎,其并发症较多,多与慢性基础疾病有关,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衰竭等。
  老年人患吸入性肺炎可能突然引发喘憋、剧烈咳嗽、高热,也可能起病隐匿,常表现为健康状况逐步恶化,包括食欲减退、厌食、倦怠、头晕等,或原有基础性疾病突然恶化。吸入性肺炎发病症状不典型,易与慢性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混淆。
  对于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有两种:一是有无误吸的危险因素和证据,二是有无肺炎的诊断依据。
  误吸的危险因素有:年老体弱,正常情况下,呼吸道有防疫机制,可通过咳嗽反射清除气道内的异物。但有些吞咽困难和长期卧床的老人,他们的咳嗽反射能力减弱,防御能力降低,易导致异物误吸入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疾病因素,如神经性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昏迷、肠梗阻、胃食管反流、呕吐以及牙周病、口腔卫生差;药物因素及医疗器械操作影响,如手术麻醉剂,气管镜、胃肠镜检查,建立人工气道;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有些患者无明显的误吸诱因和直接证据,而是隐性误吸,这种情况可通过评估患者的咳嗽反射能力和吞咽功能来判断,并以胃食管反流检查作为辅助证据。
  
  吸入性肺炎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和机体的状态有关。如果诱发因素不能及时去除,彻底治疗则较困难,易反复发作,误吸后可突发喉反射性痉挛和支气管刺激从而导致喘鸣、剧咳。若为食管-支气管瘘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则表现为进食后出现痉挛性咳嗽伴气急,严重时会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因此应及早预防、识别和处理吸入性肺炎。一旦确诊为吸入性肺炎,应及时治疗。
  预防吸入性肺炎,老年人应注意以下几点:
  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不要过快,进食过程中尽量不说话或者转头,吞咽时应微微低头。口中有固体食物时尽量不喝液体,也不要边嚼边喝。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声音嘶哑、气促时,有发生误吸的危险,应立即暂停进食。
  注意口腔卫生,每日至少进行两次口腔清洁。
  避免胃食管反流导致误吸。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老年人进食后应站立一会儿或散会儿步,睡前两小时内避免进食,睡觉时将床头抬高15°-20°,左侧卧位姿势可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改善反流症状。
  避免过量应用镇静、抗焦虑等导致意识水平降低、吞咽功能下降、口咽干燥的药物。
  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应及早评估吞咽功能、咳嗽反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