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网课暗藏陷阱
专挑老人下手

(2024年11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期,一些网络培训课瞄准老年群体,通过夸大宣传和虚假承诺,打着“容易学、包学会、好赚钱”等口号,吸引了一批想要找工作赚点钱的老年人。殊不知,其中一些培训暗藏陷阱,主讲老师身份资质存疑,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且培训机构没有相关资质和证书。老年人交了高额学费后,往往发现课程内容毫无实用性,且已支付的费用很难追回,导致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专家指出,若网络培训机构虚构盈利前景,诱导老年人交培训费用,可能构成民事欺诈,情节严重的,还涉嫌刑事诈骗。
瞄准老年人想挣钱的心理,风水培训课设陷阱
  前不久,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的何女士偶然发现,65岁的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用手机听网课“学习”,并且一学就是两三个小时,课上认认真真记笔记,课下还会默念“老师”发的资料。
  一段时间后,何女士发现母亲变得神神道道,嘴中不时念着晦涩难懂的语言,还在纸上不断画着各种符号。察觉到母亲不对劲后,何女士偷偷查看她的手机发现,原来母亲花2800元购买了房屋风水及名字运势相关的培训课,“老师”把她拉进一个社交群里授课。
  发现问题当晚,何女士与母亲进行了沟通,可母亲并不认为自己购买的培训课程有问题,反而庆幸自己抢到了最后一个优惠名额,原价3800元的课程只要2800元。
  “母亲说自己上课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方便以后找工作补贴家用,还表示要继续付费参加核心课程。”何女士很无奈,后来求助社区人员上门做工作,母亲才打消了继续上课的念头,但已经支付的培训费却追不回来了。
  来自江苏省海安市的刘女士已经年过60岁,同样因为想学技能找个工作赚点钱而掉入了“风水培训课”的陷阱。
  今年5月初的一天,刘女士像往常一样玩手机,页面上突然弹出一则名为“易经学院”的广告——“学习风水课程,不仅实现人生转运,还能赚点小钱”。这样一句短短的广告语瞬间俘获刘女士的心,她想着通过学习“易经课程”转转自家风水,更何况如果学会了,还能给别人看风水,顺带挣点钱补贴家用。
  于是,刘女士点击“易经学院”的广告链接,填写了姓名和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紧接着学习了几个小时的“入门课程”,感觉“受益匪浅”。但想继续学习就得在线支付4000元的学费。起初,刘女士有些犹豫,但她的社交账号很快弹出一条新朋友添加申请,用户名为“易经学院讲师××”。刘女士正想与懂行的人交流一下,就同意了申请。在与“讲师”聊天过程中,刘女士逐渐被对方天花乱坠的话术征服,更被那些“转运”成功案例吸引。
  在刘女士犹豫是否付费续课的时候,“易经学院”又有多名“讲师”添加她为好友。在他们的共同劝说下,刘女士终于下定决心付款买课。
  因为不会线上付款,刘女士拿出4000元现金,让朋友杨女士帮忙转账,杨女士发现不对劲赶紧报了警。民警赶到后,向刘女士详细了解了所谓“风水大师”“风水课程”的具体情况,当场核实4名“讲师”的真实身份,发现他们注册社交账号的信息均非本人使用,马上劝说刘女士,及时制止了买课。

一些主播谎称“高收入、赚钱快”,诱导老年人买课
  记者调查发现,有一些网络主播利用老年人想赚钱的心理,在短视频中宣称“可拍摄一些‘逆袭’的故事来博取流量快速赚钱”,比如“做互联网直播在几个月内还清8.5万元欠款”“通过‘打字’一上午收入506元”“‘互联网口播’一天时间就赚了3000元”,吸引老年人向他们学习赚钱的经验。
  记者加入某平台粉丝数60万的主播“××的前半生”的收费群后发现,该名主播通过规避平台监测的方式,引导入群成员加入社交平台群聊天。添加好友后,对方就会不断发送自己几天时间引领大家赚了多少钱的视频,还经常提到:“有许多跟着我学习的学员都60多岁了,有的已经赚了几十万元了。”
  群里粉丝达到一定数量后,“××的前半生”开始鼓动粉丝购买580元的直播赚钱课程,并承诺“一天收入上千元,直播几个月后日收入过万元”。其课程内容就是发布各种成功案例与收益截图,诱导学员购买高价课程。据了解,已有不少粉丝花钱购买了课程。
  “一位农村宝妈,两个月就赚了300万元,这只需要6000元的启动资金”,“×哥商业思维”在某平台发布的这条视频,获得5000多条评论。该视频主要内容为:“大主播的直播间里动辄就是几万人、几十万人,难道这些都是真实人气吗?其实大部分都是兵马俑(指买的流量,都是‘假人’)。”并表示想利用“假人”赚钱,可以购买他的课程,价格从99元到299元不等。记者注意到,该课程已有上百人购买。
  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针对当下流行的赚钱方式设计的套路,比如“老年人快分销卖东西赚钱”“老人听歌赚钱,每天听歌赚600元”“手机看广告,每天赚几百元”等。
  在某平台主播“×姐”直播间,记者看到主播称“60岁大叔,三天赚3500元,4个月赚8.5万元,每天花三两分钟时间拍视频,照着词读就能赚钱”。
  记者发现,这些主播的粉丝群往往需要付费才能进入,譬如“××爱唱歌”主播的粉丝群,除了入会费外,粉丝每天都要交23元。
  来自山东省菏泽市的雷先生就被这样的“赚钱短视频”洗脑了。
  “只要5980元,带你玩转海外电商。不懂外语没关系,老年人可做,轻松月入过万。”看到这则短视频广告后,雷先生添加了某培训公司业务经理的社交账号,随后一位自称“机构助教”的人联系他,表示可以先看两场直播课。在直播课中,“老师”讲述着各种参加培训后的成功案例,雷先生很快被洗脑,购买了5980元的海外带货短视频课程。“机构助教”称,只要坚持按照他们的方式发视频,每月带货的收益有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
  “我按照他们的要求操作了一年多,到现在一分钱收益都没有。想退款怎么也联系不上他们,钱就这样打了水漂。”雷先生懊恼道。

专家建议
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及时下架虚假培训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特聘专家马丽红表示,老年人之所以成为被虚假网络培训“收割”的重点对象,首先是因为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大脑额叶功能逐渐减退,影响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极易被骗子精心设计的话术和场景忽悠。其次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感觉自己没了用武之地,且人际交往圈子缩小,产生极大的落差和焦虑情绪,希望做一些事情能跟上社会节奏,为家庭创收,以证明自己的价值。此外,一些老人的子女忙于工作和抚育下一代,对老人关心不够,导致有些老人轻易陷入骗子编织的“关爱陷阱”,成为骗子们“围猎”的对象。
  瀛和国恩(福田)联营律师事务所律师宁婷婷表示,一些老年人更多关注健康、养生、投资理财等领域,且往往急于寻求解决养老、医疗等问题的途径,在这种心理需求的驱使下,导致其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被虚假宣传所迷惑,从而受骗。因为上述原因,老年人意识到自己被骗后,也不知道如何依法维权,还因担心麻烦、面子问题等选择沉默。这种心理状态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陷入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老年人是看到各种网络平台的虚假广告才入坑。对此,马丽红认为,平台属于中介方,从法理上说,只要平台尽到了审查义务,且没有明知故意的主观意图,原则上不承担责任,且通常骗子会将老年人从大平台引流到私域,以脱离平台的保护与监管。但平台也应设置必要的监测和投诉功能,在发现商家存在异常行为时及时采取警示、断开链接、屏蔽等措施,避免侵权损失扩大。
  “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使得各类信息得以迅速传播,监管部门在监测、追踪和打击这些行为时,面临技术、取证等方面的巨大挑战。而虚假培训带来的高额利润使得不法分子不断参与进来。老年群体有一定的经济储蓄,戒备心较低,事后维权难,更使得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成功率提高。”宁婷婷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以及对虚假宣传、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平台应当加强审核和监管,建立严格的入驻标准和惩罚措施,及时下架虚假宣传内容,并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同时优化投诉举报渠道,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反映问题并得到解决。
  马丽红建议,加强针对老年人的警示宣传教育,在老年人关注度高的平台上,以案例形式揭示各种骗局套路,提醒老年人警惕带有“高回报”“轻松躺赚”之类的宣传语,并指导老年人如何留存证据。老年人如果发现被骗,要及时与儿女沟通,并主动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公安机关和法律专业人士求助。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