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主旋律”的风早已吹进年轻人的心

(2024年11月2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年轻人爱追的,不是穿越剧、偶像剧,就是韩剧、日剧、美剧……如果你这么想,那说明你的思想已经“不年轻了”。近年来,《觉醒年代》《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山花烂漫时》等优质影视作品接连出现在大众视野里,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和创作班底,成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粉丝。

  年轻人正在成为
  主旋律作品的主力观众

  互联网上的统计数据显示,“年轻人喜欢主旋律影片”相关的微博话题“#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好剧#”阅读量已经超过3550万。在靠二次元文化打出品牌的B站上,不仅《觉醒年代》《山海情》等新作品备受追捧,一些主旋律老剧也成了热点。B站UP主“1900影剧室”此前解说的《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是1990年上映的老片子,但其解说视频的播放量达到748万,用户发布弹幕超过4.8万条。今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志愿军2:存亡之战》月票房达到了11.15亿元,居国庆档电影票房榜首,比第二名《浴火之战》和第三名《749局》票房的总和还要多。而几乎同期上映的美国电影《变形金刚·起源》7天内仅斩获了6850万元的票房。
  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数据的贡献者大多是被看作与这类题材“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2023年,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主旋律视听作品生态报告(2020-2022)》显示,青年是主旋律视听作品的重要受众。94.88%的青年人接触过主旋律视听作品,具体观赏类型以电影和电视剧为主,扫黑涉案、建党历程、革命战争是青年喜爱的主旋律题材。可以说,年轻人正在成为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主要观看者。
  与年轻人的喜好
  达成了同频共振

  曾经被视为“中老年特供”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是如何“破圈”闯入年轻观众心里的呢?这与近年来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大量涌现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的出台,都为新时代主旋律电视剧的创新探索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
  与此同时,主旋律影视作品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支持,如2023年3月,《勇士连》《特级英雄黄继光》等6部优秀主流价值网络电影首次登陆卫视黄金档。
  内容更多样也更接地气、审美更多元的主旋律影视作品逐渐与年轻人的喜好达到了同频共振。此外,近年来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提升了主旋律作品的收视率。多年来的票房及收视率情况显示,电影电视剧的受众中,女生数量多于男生。
  年轻人在心理上
  从未远离“主旋律”

  无论是舆论的引导,还是了解政治时事的需求,或是女性意识题材的吸引,这些仅仅能把年轻人拉到屏幕前,而要把他们留下来,让他们认可,还是要影视作品本身“能打”。
  网友们总结了优质主旋律剧作品的共同点:拒绝生硬地宣扬主流价值观,通过为观众呈现有喜有悲、有血有肉的故事情节和丰满的角色形象,让真实的细节打动观众。
  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还会在精神上给人注入正能量。不少网友发帖表示,在疲惫的工作、学习之余看主旋律影视作品让他们获得了更多力量和能量,这也是他们一次次在多元的影视市场中,主动选择主旋律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
  有媒体采访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在心理上是贴近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并不是天生就对“主旋律”不感兴趣。《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说过:“不是年轻人不喜欢红色题材,要怪(就怪)我们没写好。”
  事实上,年轻人从未远离“主旋律”。“当真正优秀的作品横空出世,以兼具艺术性和接地气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这种偏见与隔阂就会被打破,并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新时代年轻人的思想。”一位资深剧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