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杨家埠文旅事业发展中心后楼村的草莓西红柿种植大棚,绿油油的藤蔓上,草莓西红柿长势喜人。“我们这一茬草莓西红柿大约9月上旬成熟,到时,这一个大棚能产1000公斤左右,现在已经预订出500多公斤。”农综区产学研(山东)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好鑫正在棚内查看草莓西红柿的生长情况。
“这边是第一年种植草莓西红柿,共12亩、4个温室大棚。”刘好鑫介绍,今年刚到后楼村实验种植,种出的草莓西红柿主要是供应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去年,我们的草莓西红柿每公斤卖到60元,一上市就供不应求。”刘好鑫说,这是他第二年种植草莓西红柿,按照目前的行情来看,种植前景很不错。去年,他们还注册了自己的商标。
“脆甜的口感得益于对温差、水分和肥料进行精准人为调整,最大限度保证生长出酸甜可口、味道浓郁的西红柿。”刘好鑫介绍,草莓西红柿对种植环境要求较为严格,水质和土壤需要按照种植要求改良,此外还需人工除草、采用熊蜂授粉。为了进一步提升草莓西红柿的品质,他们还用大豆、稻壳、豆粕代替了传统的肥料,同时配合使用生物有机肥,避免了土壤营养流失、板结等问题,这样种出来的草莓西红柿甜度高、口感好,真正做到了高品质、无公害。
前几年,刘好鑫成立了农综区产学研(山东)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专门为农业发展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借助这一优势,他们专门成立了农综区喜柿(潍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试种草莓西红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刘好鑫开始尝试在寒亭区杨家埠文旅事业发展中心、昌乐县红河镇等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作为一名新农人,刘好鑫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更多种植户提供种子、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并统一销售,还不断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做大优势,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模式,延伸农业产业新链条,将草莓西红柿卖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