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坊子区坊城街道下寨村

“阳光玫瑰”串起好生活

(2024年08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流转撂荒土地、引进高端水果品种、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在坊子区坊城街道下寨村,“阳光玫瑰”葡萄让村民“钱袋子”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8月15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下寨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果实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果香。“我们的‘阳光玫瑰’还有半个月就成熟了,今年又是大丰收。”下寨村党支部书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春德介绍。
  “2021年,我们通过多方考察,开始种植‘阳光玫瑰’,目前,基地种植了50亩。”李春德说,“阳光玫瑰”葡萄肉硬皮薄、甜度高,不裂果、不落粒,吃起来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从今年挂果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葡萄无论在颗粒、色泽,还是口感、品质上,都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下寨村“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基地的“阳光玫瑰”平均亩产2000多公斤,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为了保证‘阳光玫瑰’的品质和口感,我们采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李春德说,目前,已进入管理关键期,须严格控糖、控温、控湿。他们利用钢架大棚、水肥一体化等设施,从挂果到采摘全部封闭式管理。他们还在葡萄棚内铺设了地下管网,安装了滴灌设施,水肥浇灌都是通过地下传感器精准配送,定时定量给葡萄输送水及相关养分,从而严格控制葡萄的肥水量。
  为保证“阳光玫瑰”的高端品质,他们从剪枝、绑枝、施肥、松土、采摘,每一环节都采用人工操作。葡萄种植养护时间长,仅目前的土地面积,高峰时期每天就需要20余名村民在基地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生意好主要是靠口碑传播,有些客人品尝之后觉得好,就会在微信朋友圈‘晒单’,影响力也随之不断提升。”李春德说。
  近年来,坊城街道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落实政策激励、资金扶持、技术帮扶等举措,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各村发展“一村一品”,不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