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按下“无废城市”建设加速键

目前,我市已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处理“全焚烧、零填埋”

(2024年08月2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 通讯员 李伟)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8月16日,记者从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获悉,为落实《潍坊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推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该中心通过高标准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处置终端建设,全面推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模式等垃圾处理新举措,截至今年,我市已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各类垃圾处理均实现全覆盖、无害化处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可实现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具有减少火电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减少填埋场产生碳排放的双重功效,是目前最优垃圾处理方式。我市通过持续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协同推进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和碳减排工作。
  2010年,我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诸城建成投用,开启了生活垃圾处置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发电”的转型之旅。14年来,我市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快焚烧发电厂建设,同时创新优化监管模式,形成了以源头把控、过程管控、末端监控为重点,措施多元、时空全覆盖,精准化、系统化、智慧化的监管治理模式。“全市共有9座焚烧发电厂,实现了城区和8个县市各拥有一座焚烧发电厂的工作目标。”相关负责人介绍,发电厂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需要。至2024年,潍坊市已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近三年来,全市每年焚烧发电处理生活垃圾302万吨左右,焚烧发电82493万千瓦时,产生绿色电力8.2亿度,折合标煤32万吨。
  餐厨废弃物是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废弃物,我市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抓手,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生产生物柴油、沼气、土壤改良剂等产品,达到维护城市环境、保障市民健康的同时发展循环经济的三重效益。
  据了解,我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于2015年开始运行,为解决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不足问题,启动了项目扩建,2021年6月建成运行,餐厨废弃物日处理能力由200吨提高到800吨,通过机械预处理与厌氧发酵,自动分拣分离、去除杂物,分离出废油脂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有机质用于生产有机肥,生物质部分养殖黑水虻,废水通过厌氧制取沼气,沼气用作燃料和发电、供热,除企业自用外,多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沼液用作液态肥,多余沼液进行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生产气体经负压收集处理净化排放,基本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全域餐厨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餐厨垃圾收集、处理380吨/日。全市全年收集、处理餐厨垃圾12.69万吨,提取废油脂2943.16吨,生产生物柴油3015.55吨,沼气供热(蒸汽)2013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