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抽动症与癫痫
到底有何不同

(2024年07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孩子频繁眨眼、挤眉、吸鼻、清嗓子,后期逐渐呈多样化,出现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等,有这些症状就一定是癫痫吗?其实不一定,还有可能是抽动症。抽动症与癫痫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电生理中心主治医师谭慧慧进行了解答。
  很多家长会混淆癫痫和抽动症,其实二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一是发病原理不同 抽动症多发于儿童,以面部、四肢、躯干肌肉不自主抽动,有时伴有喉部异常发音为特征的综合征。它是肌张力障碍的特殊类型,一般不会有脑部器质性的病变,也无意识丧失及跌倒症状。癫痫俗称“羊角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癫痫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会出现暂时性的意识丧失,恢复意识后患者无法正确描述,多数在晚上发作,发作时临床表现多样,全年龄段都可发生。
  二是脑电图表现不同 抽动症发作时儿童的意识是清醒的,有的可以通过主观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脑电波检查无明显的变化,大多数患者脑电图检查正常;癫痫发作时意识模糊或者不清楚,多数患者发作期间脑电图存在异常,出现明显的尖波、棘波、棘慢波等。
  三是发作时段、意识状态不同 抽动症多发年龄段在2岁-15岁,发作时意识是清醒的。各种抽动症状常因患者心理紧张而加重,当患者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如看电视、读书或做游戏时,抽动症状会随之减少,在睡眠时冲动发作的频率和强度降低,有一部分完全消失。癫痫发作时间不固定,可发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部分患者可在夜间睡眠时发作,大部分患者发作时没有意识。
  四是伴随症状不同 儿童抽动症的特征是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不自主的发声和秽语,表现为口角、上肢、下肢乃至全身的不自主抽搐。癫痫是全身肌肉抽动及意识丧失的发作,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四肢抽搐、眼球上翻、口吐白沫等症状。
  五是治疗药物不同 抽动症主要应用的药物一般包括硫比利、氟哌啶醇等,一般需要用药一个月以上。除药物之外,还需要再配合一些心理指导,同时尽量减少看电子产品。癫痫通常需要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或托吡酯等,至少要用药两年以上。如果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期间,发作仍不能完全控制时,可以考虑加用或更换其他抗癫痫药物。
  六是预后不同 小儿抽动症预后良好,治疗后多数对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癫痫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而经常发作,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发作时肢体损伤等情况,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发现孩子有异常,要及时就医,要进一步判断孩子有无抽动症或癫痫,需要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并接受专业规范的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