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动作笨拙协调力差 可能是“感统失调”

(2024年07月0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手耳不协调、听觉反应迟钝……小心是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什么是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治疗中心主管护师庞占惠作出解答。
   庞占惠表示,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简称感统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是大脑对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所接受的信息进行整合过程所出现的异常。感统失调的常见类型有:
   前庭觉失调:一般有前庭敏感和前庭迟钝,如一转就晕或者久转不晕;注意力不集中,抗干扰能力弱,大脑不能有效处理感觉信息;视觉空间判断能力差,例如b、d、p、q不分等。
  触觉失调:一般分为触觉敏感和触觉防御。触觉过分敏感的孩子,常表现出胆小、怕黑、不喜欢被触碰、爱啃手、过分依恋父母、害怕陌生环境、社会交往能力弱;触觉迟钝的孩子喜爱蹦上蹦下、调皮捣蛋、喜欢冒险、安全意识薄弱。
  本体觉失调:一般表现为身体控制能力弱和协调能力弱。如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坐没坐相、站没站相,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肌肉力量,要么用力过大,要么用力太小;手眼不协调、手耳不协调、身脑不协调、上下肢不协调、左右不协调等,手脚笨拙、容易摔跤、慢慢吞吞、消极、缺乏自信等;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等。
  听觉失调:主要表现为听觉过度敏感(容易因为背景音分心、害怕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拒绝去声音大的场所)和听觉反应迟钝(低度敏感,对被人喊名字经常没反应、听歌放大声、很难分辨声音的来源)。
  视觉失调:主要表现为过度敏感和过度迟钝。如对明亮的光线较敏感,不能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看一样东西;较注重细节或规律而非整体,比较粗心,找不到眼前的东西,做视觉追踪时比较困难,很难找出两张相似图中的不同。
  对于感统失调的一些训练项目,庞占惠告诉记者,前庭觉训练主要围绕平衡感进行,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动态”平衡训练,在水平面、额状面、矢状面旋转或者加速运动中,让内耳中的前庭器官(椭圆囊、球囊和三对半规管)受到良性刺激,逐渐达到平衡能力的提升,常用教具有滑梯、滑板、网缆、秋千、平衡踩踏车、竖抱桶等;“静态”平衡训练,打破固有的平衡环境,让身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环境中,通过训练强化平衡系统,提升身体与地心引力之间的协调性,常用教具有独角凳、独木桥、平衡台、大陀螺等;弹跳类训练,前庭觉与本体觉互相协作,在前进、后退、上升、下降等发生位移变化的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提升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常用教具有跳绳、蹦床、跳跳球、羊角球等。
  触觉训练主要是为增强儿童的触觉反应力,让皮肤接触不同质地、温度、硬度等物品增强感觉的辨识能力,从而促进触觉感受能力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常用教具有按摩球、大笼球、榴莲球、触觉平衡板、触觉步道等。
  本体觉训练主要发展孩子的运动企划能力,提高孩子动作的精细程度及上下肢或身体两侧的协调性,常用教具有万象组合、彩虹桥、跳床、跨栏、跳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