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图书馆里的春天

(2024年04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军霞
  今年春天,人到中年的我从单位办理了离岗手续,每天早起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带着笔记本电脑到家附近的图书馆,开启这一天的阅读、写作之旅。
  把每天打卡的地点从单位切换为图书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心理疗愈的过程。上班的日子,每天总盼着快点躺平,而有一天真的不用再去单位了,心里又觉得空荡荡的。因为对于不擅社交的我来说,似乎失去了一扇和这个世界交流的窗口。选择到图书馆去“办公”,因为离家近,也因为这里的书香氛围很适合我。
  小城的图书馆不大,唯一能安放电脑的地方,就是两张拼在一起的长条桌。我喜欢选择在临窗的位置坐下,打开我的笔记本,写作累了,就看看窗外,没有思路了,就到书架上找一本杂志浏览。感觉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就到图书馆外面的广场上走一走。
  在图书馆看书、写作时,我也会观察其他读者。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每次总是骑着一辆旧三轮车而来,他的衣服很旧,但很干净。他每次走进图书馆,都是直接从儿童绘本区挑几本书,然后就坐下来认真翻看。老人看书十分专注,任何其他声响都打断不了他的阅读,直到把选好的书看完,他站起来把书放回去,然后转身就走。他的三轮车上有时会零散扔着一些饮料瓶、旧报纸,我想,他应该不是以拾荒为生,或许只是一位喜欢在春天出来溜达的老人,看到有用的东西就随手捡起来。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每天溜达到图书馆来看几本故事书,对于一位老人来说也是美好而惬意的事。
  我还喜欢观察图书馆的几位管理员,其中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人长得漂亮,喜欢穿鲜亮的衣服,衣着也很有品位。工作不忙时,她就在自己的工位上安安静静看书。我来的次数多了,有时也会跟她聊几句家常。她说话声音低低的,语速很慢,脸上永远带着温和的笑。我每天到图书馆去,只要看到她在,心里就暖暖的。
  从去年冬天开始,这位管理员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不来了。今年春天,她终于又来了,衣服还是那么鲜亮,脸色却憔悴了不少。在又一次和她聊天时我才知道,她的爱人生了一场大病,本来医生都说没有希望了,她却坚决不放弃,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到处陪着爱人去看病。现在他的病情稳定了,她才回来上班。我在心里默默祝福她,希望她的爱人尽快好起来。她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望着窗外微微一笑:“你看,春天来了,花都开好了。”
  是啊,春天来了,花都开好了,每一朵都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不屈和希望。我喜欢春天,更喜欢图书馆里的春天,爱读书的老人、爱美的管理员,都是图书馆里独特的风景,为春天增添了别样的色彩。除了书架上那些纸质的书,我更喜欢在图书馆里与这些可爱的人相遇,从他们身上“读”出更多真实而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春天的图书馆,是我心灵的避风港,也是我继续追寻梦想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