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于哲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大国工匠进校园首场活动在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举行。近些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持续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劳模工匠的故事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对求学就业有了新的认识。以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今年该校有37.69%的学生选择成为产业工人,较往年有进一步提升。 (据《工人日报》)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工匠精神是一种劳动精神,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在劳动中体验并升华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应有之义。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将习惯升华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气质品格。工匠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鼓励我们在传统技艺中寻求突破,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创造出新的可能。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大国工匠、聆听工匠故事、体悟工匠精神,把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理念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工匠精神在师生心中牢牢扎根,有助于增强广大学生的的主人翁意识,激励更多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扬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风尚,让技能大师、大国工匠等成为社会追捧的明星,尊重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的社会土壤形成了,更多青少年树立起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梦,大国工匠的培育也就有了“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