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生活周刊

15版:人在红尘

16版:光影记录

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
发现植物新物种

(2024年03月22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据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消息,我国科研人员在大别山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科学考察时,发现了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上图)。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上。
  据介绍,2022年,科考人员在大别山安徽片区进行科考时,发现天门冬科天门冬属一未知种类。2023年,科考人员在湖北黄梅县和武穴市,再次发现该物种的居群。经形态比对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确定其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新物种,因其仅发现于大别山区,故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天门冬。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东非植物区系与分类学科组的博士研究生杨家鑫介绍,大别山天门冬花梗较短,只有1毫米至3毫米长,其叶状枝则较长,可达16厘米。大别山天门冬至今仅发现于大别山区,其发现和发表丰富了大别山区物种多样性信息。
  “尽管该新种在大别山区已发现3个居群,但个体数量很少。”杨家鑫说,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大别山天门冬被暂定为易危,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