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近年来,网络婚恋交友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增速明显,手机应用商城上多个排名靠前的婚恋交友App下载量过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台用户信息审核不严,伪装身份诈骗钱财,甚至衍生出平台账号买卖等“黑灰”产业链。
(据新华社)
用户之所以注册婚恋交友App,主要是奔着婚恋交友的目的而去,这种心理预期本身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而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也并不复杂,利用很多婚恋交友App用户信息审核把关不严的漏洞,轻易就能伪装自己的身份,再辅之以虚情假意博得受害者的信任后,以各种名义骗取钱财。而当受害者发现不对劲报警时,不法分子的虚假信息又提升了公安机关的打击和整治难度。
另外,这些婚恋交友App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用户只要充值一部分费用,就能获得查看其他用户个人信息或来访记录等“权限”,这更是为不法分子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大开方便之门,并衍生出会员账号买卖等“黑灰”产业链,给受害者带来精神和经济损失。
有效加强对这类婚恋交友App的监管,杜绝其成为网络诈骗的“滋生地”,已是迫在眉睫。首先,婚恋交友App等相关平台一定要加强和完善用户信息审核机制,对注册用户信息进行严格细致的甄别,对身份可疑的注册用户或拒绝其注册、或对其可疑身份进行标识,及时向用户发出提醒。如果发现违法活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监管部门更要切实依法履责,加强对各婚恋交友App的常态化巡查,督促各平台切实担负起管理责任,对网络诈骗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对故意纵容违法犯罪行为的App要坚决予以取缔。
用户要增强辨别能力、提高警惕,遇到网上交友对象以各种理由要求自己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如果发现遭遇诈骗,一定要及时保留通信记录、汇款账户等相关证据,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只有平台、监管部门、用户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一片清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