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搭起特殊“生命线”

(2023年04月0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刘晓媛)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内科再次为一名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联合腔内心电定位行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术,建立起安全静脉通道,搭起了特殊“生命线”。
  4月3日,记者了解到,患者因疾病原因不能进行上肢输液,若通过下肢输液,由于下肢浅静脉瓣膜多,加之患者卧床时间长,下肢血液回流缓慢,且受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静脉炎发生率极高,一旦药物外渗,将给患者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如果行股静脉置管,维护不方便,感染率高,留置时间短,需要承受反复穿刺置管带来的痛苦。针对这种情况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医院决定为其实施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联合腔内心电定位行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术。
  为避免损伤股动脉,在超声引导下,医生从股静脉内侧穿刺,针头亮点一层一层穿过组织,股静脉刺扁、回弹、一针见血,接着送入引导导丝,插入扩皮器及导入鞘,随后撤出导丝导入鞘,缓慢匀速送入导管,达预定长度后,再行腔内心电定位,根据P波变化选择最佳位置,留置适宜长度,最后行局麻、破皮、穿入隧道针,分别在腹股沟及腹部建立两条隧道,将PICC外露部分固定在患者腹部。整个操作一气呵成,成功解决了患者的输液难题,最长可使用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