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2版:公益广告

16版:光影记录

万印楼——十钟山房等建筑修缮保护项目启动

修旧如旧 万印楼将重现原貌

(2023年03月23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施工现场。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驰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超)提起位于潍城区芙蓉街北首的万印楼,多数潍坊人并不陌生。近年来,万印楼出现屋面渗漏等情况,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保护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让这座古建筑群重焕生机,潍坊市潍城区万印楼——十钟山房等建筑修缮保护项目近日正式启动,3月21日,记者来到修缮现场进行了探访。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万印楼看到,建筑群已经被围挡包围,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市民暂时无法入内参观。在十钟山房前,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屋面揭瓦,瓦件运到地面后,整齐叠放在一起,部分瓦件略有破损。在现场,有工人负责对瓦件上的泥土进行清理。
  “我们严格按照维修方案施工,严格执行修缮设计原则,以结构安全为主,在保留和保护好建筑本身历史信息和布局风格的同时,尽可能保存各种历史价值载体,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万印楼(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馆长陈进表示,十钟山房、万印楼自2020年开始出现屋面渗漏问题,室内脊步架位置常有灰泥掉落,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陈进介绍,此次修缮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关于潍坊市潍城区万印楼——十钟山房等建筑修缮保护方案的批复》进行修复,为修缮保护项目,修缮内容包括万印楼、十钟山房和院墙。在修缮中,他们将对不满足安全使用的木构架进行更换。按照原有的建筑行制,还会重做屋面灰背、正脊、垂脊、对缺失的瓦件按原形制添配等工作,计划在今年雨季到来前结束工程。
  陈介祺是晚清时期杰出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近代最大的文物收藏家。万印楼又称陈介祺故居,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4月,陈介祺故居陈列馆建成向社会开放。陈列馆现有古建筑三座,建筑面积377平方米。常年陈列陈介祺所藏的金石文物的复制品、拓片手稿、出版物和名家题词等,让市民在观赏古代精美建筑遗迹的同时,领略到厚重的金石文化底蕴。